趙元弘的信件,在曆經一年多後,終於是抵達了大明京師。
之所以能夠這麼快到,還是因為海商的關係。
涉及到大明京師的信件,很多海商願意出手幫助,即便是海盜知曉了這個事情,都不會去阻攔。
雖然大明的水師,目前還隻是在南洋地區,而沒有進入到西洋地區。
可京師的邸報,早已經是在全世界流傳了。
任何人在看到邸報上的內容後,都會對富饒的大明心生向往,或許在許多人看來,大明就是烏托邦的存在。
“沒想到在遙遠的西方,拜占庭帝國竟然已經淪落到了這樣的處境。”
看到信件的內容,朱元璋感歎不已。
羅馬是西方的大秦,擁有著和東方一樣的文明,在這個時候,就像是曾經的南宋一樣,已經是在破碎的邊緣。
如果拜占庭帝國滅亡,相當於羅馬時代的落寞。
對比中原來說,如同是滿清入關一樣。
而這個時候的朱元璋,正是驅逐韃虜,恢複中原。
這就讓朱元璋現在有一些感同身受。
“如果可以的話,咱們儘量還是幫助一下這帕列奧列格王朝吧。”
朱元璋率先說道。
他沒有覺得趙元弘在西方能夠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西方距離大明實在是太過於遙遠了。
即便是趙元弘真的有了很大的發展,其實對於大明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因為在遙遠的西方,不可能遷徙大量的漢人過去,一個漢人的存在,就算有了再大的成就,在其死後也並沒有多大對大明的效應。
這一點上,朱元璋看得很是透徹。
不過對於大明的威名,還是有些傳播的作用。
即便是拿下南洋地區,作為大明的附屬之地,能夠有最大影響的還隻是在南印度區域。
跨越整個印度洋到阿拉伯海,就現在來說都是非常漫長的事情。
這些方麵,已經不是大明朝廷可以影響到的了。
不過朱英的想法則不相同。
其實想要發展海外的勢力,就不可能通過大明朝廷來辦這個事情。
最好的方式是通過扶持民間的力量去辦,因為隻有民間的家族勢力,才能耗費巨大的代價去進行外在的拓展。
倒不是說大明官方沒有這個實力,而是對朝廷來說並不值得。
大明的疆域本身就很大,發展海外是非常浪費精力的事情,且官方的行為很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抗拒,一旦發生糾紛,層麵就容易上升。
民間自己的團體則不一樣,盈虧自負,隻要是覺得有利可圖便行了。
資本的原始積累,往往是肮臟血腥,朝廷沒必要去負擔這麼個壞名聲。
出了大明的直接疆域後,其實律法已經沒有什麼約束力了。
怎麼去做,完全就是看個人的道德水準。
若不是中原自古講究禮儀文明,朱英都有發放私掠許可證的想法。
當然,就現在的行為來說,朱英實際上是在鼓勵民間的家族對外進行交流。
如今的大明,尤其是福建地區和廣東沿海地區,最為興盛的產業就屬於造船業了。
民間團體對於海船的需求是越來越大了,這少不了朱英的暗中推動,還有政策上的扶持。
而且因為海航的關係,現在遷都的事情反而是擱置了下來。
如今的南京,因為全世界商人的雲集,還有來自於大明各地百姓的不斷湧入,導致人口是越來越多。
就現在洪武三十年的初步統計,流動人口加上固定居住人口,已經是在臨近三百萬的邊緣了。
三百萬人口集中的城池,在當今的十四世紀末是怎樣的概念。
彆說三百萬了,即便是過百萬人口的大城,在目前整個世界都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也正是因為推動海貿的發展,從而導致最近幾年南京城的人口一直呈現飆升的狀態。
其實人口最大的增長因素,還是因為朱英在南京這裡不斷的開辦工廠。
作為南京的工廠,不管是在待遇還是各方麵來說,都屬於最為頂尖的地方,隻要能夠進入到南京的工廠裡,工錢多少先不說,首先保障的就是包吃包住。
包吃包住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除此之外每個月還有不少的工錢。
隻要不是亂花,這些工錢都是可以存下來的。
對比起來,這生活甚至要比一些窮鄉僻壤的地主過得還好。
工廠裡還會分配免費的宿舍,衣服。
不愁吃穿,這在飽受元末亂世而留下的百姓來說,完全是做夢都不敢有的生活。
加上太孫這塊金字招牌,進了工廠好像自己身份都要上去幾個檔次了。
在這些集中的工廠,朱英還特彆的開設了學堂,讓進場的工人孩子,能夠學到知識。
這些由工廠負責籌辦的學堂,對於工廠內工人的孩子,全都是免費的。
不僅沒有束脩,還給吃的,完全是省了心思。
每個工廠,都會按照朱英的要求配備診堂。
工人有個什麼病痛的,都可以去診堂就診。
工廠的診堂價格非常低廉,往往一些小病隻需要幾文錢就能夠搞定了。
其中甚至還包括了接生的服務。
沒辦法。
現在大明正在不斷的鼓勵生育,所以接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這能夠更好的保障新生兒存活率。
接生是目前醫學院非常重視的方向,穩婆這個職業正在被曆史所淘汰,取代的是更加專業的婦科醫生。
如今可不講究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因為經濟快速的發展,導致許多工作崗位的新增。
而對於學堂,是不存在隻收男不收女的。
朱英定下的義務教育,是包括男女全有。
目前的婦科,基本上也全是女子。
如今的女大夫,不說在整個大明興起,至少對於生活在南京的人來說,早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隨著經濟的發展,女性地位的上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