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確實勾結了山西許多衛所,聯合著一起貪汙。
但是麵對朝廷由宋國公馮勝統領的二十萬大軍,不管是山西的哪個衛所,都沒有膽子敢站出來對抗。
全都老老實實的回歸到衛所裡,不敢有絲毫的異動。
馮勝的大軍,自然不可能遭遇到任何的抵抗,直接就軍管了山西。
而首先抓起來問罪的,就是以山西布政使為首的所有頂層官員。
當馮勝趕到的時候,山西布政司連同十九名官員直接是畏罪自殺,想要通過自殺的方式,儘可能的將事件壓下去。
“自殺,可不夠啊。”
馮勝微微搖頭。
這已經是誅九族的大罪了,這些畏罪自殺的九族,都要先行全部關押起來。
這案子裡,隻要是涉及到的,九族都沒得跑。
這就是為什麼朱英知道,整個山西要被血洗了。
能夠在山西參與到貪汙中,並且有身家地位的官員,必然是其家族出了不少力,一抓一個準。
這次的二十萬大軍,可不是山西人,都是從外地調過來的。
即便是許多衛所指揮使,那也沒得跑。
零星會遇到一些反抗,比如某些家族最後的掙紮。
但這在二十萬大軍麵前,任何抵抗都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猶如雞蛋碰石頭一般可笑。
當然,也不能說一頓亂殺。
該調查還是要調查的。
掌控了山西的局麵後,朝廷再次派出調查團。
上次去的是刑部右侍郎,這次主導的是刑部左侍郎蒙正生。
眼看著到年底了,朱元璋下了諭旨,此案必須在兩個月內審結,並且處理完畢。
不能耽誤到大明春節。
正月殺頭,可不是什麼吉利事。
蒙正生就是曾經朱英說讓倭國賠款的時候,站出來質疑倭國能不能賠償那麼多白銀的人。
這家夥腦子一根筋,朱英自然也不會因為幾句質疑就給人下了。
刑部本來就需要愣頭青,顧忌太多,城府太深的人,可不適合在刑部乾。
僅一個月的時間,案子基本上就清楚了。
隻是消息傳回京師的時候,又掀起了一陣波瀾。
“十二萬七千餘人,這可是咱大明建國,不,哪怕是古往今來,都沒曾關乎到的大案子。”
“這般多的人,難不成全部都處死嗎。”
刑部尚書楊靖感覺頭都大了。
立馬聯係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禦史。
大理寺卿李廷尉瘋狂搖頭:“我大理寺隻負責判案,這麼重大的案子,當然不可能是我大理寺說了算。”
“對於楊尚書的決定,我自然是鼎力支持。”
都察院左禦史也開口道:“這應該是屬於刑部的事,我都察院隻管看有沒有違規的地方,既然是楊尚書親自審理此案,當然不可能有任何壞規矩的可能。”
“這事是陛下的諭旨,也沒說要開三司會審,我看還是楊尚書直接做主的好。”
右禦史也是直接附議。
大家都不是傻子。
這可是近十三萬人啊,難不成就全給殺了?
以陛下的意思,自然是除開女眷充入教坊司外,餘者皆滅。
但誰也不敢去開這個口。
刑部尚書楊靖沉默了半晌,最後道:“事情關乎重大,我也做不了這個主,明日早朝,我將請由陛下,舉行六部審議決斷。”
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白起。
且大家都是文人。
這命令下達,彆說是雙手血腥了,等於是滿身血腥。
其實大家都清楚,本身誅九族這樣的行為,就是以震懾為主,在這十二萬人裡,說不定被牽連的無辜之人,就有十多萬。
這要是全部處死,那可全部都是冤魂啊。
有些八竿子不著邊的親戚,指不定還沒弄明白啥事,就給直接牽連進去了。
一族之中,就因為族長等部分人的貪婪,就得是整族皆滅。
包括是那些佃戶,長工,土裡刨食的可憐兒,也會因為身份牽扯的關係,而導致被處死。
次日早朝,奉天殿上。
刑部尚書楊靖請求六部共審。
其餘幾個尚書,聽到是這個事,一個個低眉垂目,默不作聲。
“怎麼,難道是因為人多,就不敢來處理了嗎,是覺得人多,就可以枉顧我大明律法,謀害朝廷重臣?”
朱元璋怒聲嗬斥。.
“陛下息怒。”
奉天殿所有官員,在朱元璋的大喝聲中全部跪倒在地。
但就是沒有一人,去說關於這件事的任何一句話。
朱元璋這個時候,沒有去問大孫該怎麼辦。
這件事目前可算是個難題。
說放過吧,有損朝廷威嚴,尤其是朱元璋的麵子。
先前已經說了誅九族,現在又不殺了,這讓朱元璋都沒得台階下。
他也不會把這樣的難題留給大孫。
“爺爺,孫兒有話想說。”
眼看氣氛變得凝固,朱英知道在這個時候,隻能是自己出麵。
真要按照老爺子的意思,這十二萬人估計都得滅族。
朱元璋略微遲疑了下才道:“行,大孫你來說。”
有了太孫的出麵緩和,奉天殿上的官員們都鬆了口氣。
朱英開口道:“朝廷重臣被謀害二十七人,這在曆來各朝代中,都是前所未見之大事。”
“這等行為,嚴重損害朝廷威嚴,但凡涉及到的人員,無論是官員,將士,都應為其犯下的過錯付出代價,當嚴格按照我大明律法,絕不姑息。”
朱元璋聽完後眉頭微皺。
難道大孫提議全部處死?
台下的官員們呼吸都屏住了。
這太孫一開口,就等於是給十二萬人判了死刑啊。
“不過孫兒覺得,其中涉及到的一些不在案件中的無辜之人,可以適當的懲戒而不至於處死。”
“孫兒的意思,從案子的角度上來看,牽扯的人員該怎麼判怎麼判,九族牽連之眾,則應當另外處置才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