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葉月清包括其他幾位妃子,除開蘇丹娜因為懷孕的關係去不了,其他的都會帶著一起去。
且說去到更南邊,溫度也要高上不少。
差不多開春氣溫回暖,就可以再次返回南京了。
籌備很快就開始。
首先就是邸報的傳播。
皇帝要南巡,這自然不可能說瞞著,相反更是要大張旗鼓。
好早些讓地方的官員知曉,皇帝要過來了,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還有就是禁衛軍的跟隨。
能夠護衛皇帝安危的,自然是要整個大明最為精銳的軍隊。
軍隊的人數不能少,也不能多。
按照現在的情況,朱英暫定為五萬人就差不多了。
其實這個數目就曆朝曆代皇帝出巡來說已經非常多了,一般來說就一兩萬人,很少會帶著五萬人的。
說到底還是現在大明國庫充盈,根本不用擔心花銷的問題。
五萬人看似不多,實則到了地方,還會有地方上的軍隊跟隨。
也算是閱兵的一種。
其他皇帝每次出巡,都還得好好算賬,計算成本。
這出巡的目的,一是體察民情,二也是遊山玩水。
什麼名勝古跡,優美景點當然是不容錯過了。
和後世差不多,皇帝出巡也是要有攻略的。
這些攻略自然是臣子們來安排。
哪裡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都得是統統安排上。
而在這出巡期間,還有一個關鍵。
那就是每到一個地方,都是會通知當地百姓。
首先就是百姓對皇帝的熱情歡迎,排場指定不能少,要充分體現出百姓對於皇權的認可。
再就是上訪的問題。
地方上官員沒處理好的案子,或者是一些受了冤屈的百姓,在陛下巡查到達之後,都有權力直接告禦狀。
真有那貪贓枉法的地方官員,自然就會被直接給處置了。
誰還不想出去玩啊。
僅僅是定下的第三天,朱元璋就從床上起來了,氣色一下子就變好了,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旅遊嘛,誰都喜歡。
尤其是皇帝。
這次的路線是從南京出發,然後通過合肥,湖北,江西,湖南,廣州,廣西。
再從瓊州坐船到安南。
最後一站則是占城。
朱元璋也想去看看孫子。
朱允炆在占城已經去了不短的時間,雖說大孫才是最重視的,可這不代表朱元璋對於朱允炆就沒有感情。
從時間上說,朱允炆其實是一直陪伴在朱元璋身邊的。
自小也在宮裡頭長大。
現在就藩去了占城,其實朱元璋口頭上沒說什麼,心裡頭還是有幾分想念。
趁著南巡,剛好也能去看看。
並且這次去占城,對於大明的擴張也有很好影響。
作為大明皇帝,太孫。
完全能夠以保障安危的名義,取代占城的關防。
總不能說大皇帝來了,還讓占城的軍隊去駐守吧,當然得全部是大明軍隊才是。
這一點上,由不得占王不答應。
到時候至少是二十萬以上的軍隊入駐占城。
說起來,最開心的自然是要屬陳慕月跟阿娜妮亞了。
阿娜妮亞這還是來了大明後,第一次回到占城去。
陳慕月則是第二次回安南了。
前有遠洋艦隊,這次又是陛下南巡。
很多聰明的大臣心裡,已經有了猜測。
很少說皇帝巡查會有跑到本國疆域之外的,但這次陛下的目的地定在了安南,占城。
從政治上來說,這對於大明百姓遷徙是很好的導向。
朝廷本就不斷的鼓勵大明百姓前往南洋定居。
甚至於朝廷這邊都已經在計劃,安排出一部分國庫錢款,作為遷徙的固定支出。
也就是說給願意遷徙的百姓包路費。
其中自然是以水運為主,陸地的話花費就比較大了。
從長江流域出發,然後經由海航遷徙到安南,占城。
其中包括瓊州也算。
最近的東番,已經是派發了十萬貫寶鈔的賞金,隻要能夠找出去往東番安全航道的,就能得到這十萬貫寶鈔。
彆看大明朝廷這裡動輒數百萬,甚至是數千萬,上億貫寶鈔。
實際上十萬貫寶鈔對於這些跑海上的商人來說,已經算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
可以預見,在朱元璋朱英等人南巡過後,必然會引發大量的遷徙熱潮。
這也是朱英一直想要的結果。
如果沒有大量的漢人並入,大明怎麼可能得到南洋。
隻要南洋的漢人數目足夠多,那麼把整個南洋納入到大明的統治中來,就變成非常簡單的事情了。
有了南洋,大明就有了破開三百年國祚的保障。
即便有所損害,但安然的渡過小冰河時期,打破曆史往來朝代因氣候而更替的魔咒,便再也不是妄想。
開發南洋,很顯然要成為大明國策。
這次的南巡是第一次,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
幾萬人對於大明來說,集結起來是非常輕鬆的。
目前南巡開始的時間,主要是看朱元璋的身體狀況。
“這都已經過了七天了,咱的身體早就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朱元璋無奈的看著太醫把脈,而後對著大孫說道。
為了老爺子的身體著想,即便是病好了,朱英也讓太醫先觀察三天,確定沒問題才肯定開啟南巡。
這讓心裡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朱元璋很是有些按耐不住。
直到太醫回複,確定陛下身體完全恢複,朱英這才同意南巡開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