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成功嗎?”
這不僅僅是岱依族的疑問,同樣也是參與這個計劃其他民族的疑問。
山林之中,已經有二十多門火炮正在不斷的運輸,每一門火炮的上麵,都已經用編製好樹葉遮蓋。
他們會被運輸到指定的山上隱藏起來,隻等著大明的皇帝過來。
誰也沒能想到,這些土司貴族,竟敢去謀害大明的皇帝。
難道他們就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嗎。
說起來,這還真的不知道。
在這些土司的心裡,不管是大明的皇帝,還是其他國王的君王,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區彆的。
對於大明有多麼強大,也隻是個模糊的概念。
不會說有那麼一人跑過來告訴他們,大明的軍隊有兩百萬,大明的疆域多麼遼闊,大明的實力多麼強大。
“大明的皇帝太大意了,難道他們就以為我們手裡沒火炮嗎,還南巡安南,這就是把安南當成了大明的領土。”
“這裡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這些該死的漢人,一定要全部趕出去,絕對不能讓他們統治我們。”
謀害大明皇帝的會議,很快就在岱依族的領導下展開,立即有土司貴族站出來數落大明的不是。
周邊的其他貴族們紛紛點頭讚同。
這是因為自從胡季犛失敗後,曾經給他們許下了很多諾言都沒有兌現。
正常來說,胡季犛已經敗了,他的諾言自然不存在什麼效益,可是很多土司貴族覺得,這就是安南朝廷答應他們的,必須要兌現。
而目前安南朝廷基本上都是來自大明的漢人擔當大臣,哪裡可能答應這些無理要求,不追究你資敵的罪責就該叩謝皇恩了,還要這麼多過分的要求,簡直無理取鬨。
反饋到土司貴族這裡,就感覺漢人在欺淩他們,這就導致了許多安南土司貴族的不滿。
因為在安南的管轄中,土司貴族跟軍閥的概念差不多。
不管是哪個土司,他們的族人所觸犯的律法,都是由所屬土司來進行解決,即便是安南朝廷也不行。
每個土司貴族,甚至有著自己當地的律法,哪怕是這些律法千奇百怪,但其他人若是來了,就必須要遵守。
多數的土司律法,都是曾經的先祖傳達下來,其中族人對此很是維護。
所以朱高熾教化的道路,任重而道遠,目前來說除了少部分靠近安南王都的土司還算是不錯,其他的就很麻煩了,一些偏遠地區的,因為消息閉塞,甚至都不知道現在的安南已經換了主人。
大明統治,自然要對原有的利益進行重新分配,處理的方式,其實跟早先雲南的安排差不多。
所謂土司,便是利用土著少數民族中的貴族分子,沿襲充任地方政權機構中的長官。
以便地方經濟情況‘額以賦勞’,政治上則聽從朝廷的調遣。
這是先前安南模範大明的方式,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土司軍閥的情況。
一些大族,像是岱依族這樣,有著大量人口的民族,本身就是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堪稱國中之國。
自然,就安南而言,人口最多的還是京族。
京族就是安南王室的直屬民族,所以才能統治安南。
目前大明接手之後,差不多就是在完善土司體係,但在符合大明利益的情況下,當然是要選拔新的土司長官。
這就跟之前的形成衝突。
要知道在此前,幾乎安南全境大部分的土司長官,都是由胡季犛黨派進行任命的。
胡季犛敢於反叛,自然是有著這樣的底氣。
在平叛之後,因為涉及到的人數太多,所以大明最後選擇了安撫為主,隻誅首惡。
是以目前安南不說大多數,至少有半數的土司長官,還是曾經跟著胡季犛的那一批人。
這也是因為目前來到安南的大明官員不多,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摸清楚整個詳細狀況,也不敢隨意罷免擔心引發動亂,這就給了土司貴族們的喘息之機。
大明現在有二十萬大軍鎮壓安南,對於不服從管理的土司,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臉色。
尤其是土司大族。
靖寧侯葉升,普定侯陳桓兩人所管轄的地區,直接就是軍管統治,完全的剝奪了土司長官手中的權力。
這似乎是釋放出一個信號,未來由大明管轄的安南朝廷,將會取消土司製度,全部都納入到直接統治中。
尖銳的矛盾由此產生,這等於是侵害了所有安南土司的團體利益。
實際上不管是靖寧侯葉升,普定侯陳桓亦或是劉勝,朱高熾,都沒有這樣的想法,之所以有這情況的出現,完全是一些陰謀分子暗地裡搗亂。
這些潛伏在暗中,故意傳播謠言的人,多數曾經都是跟胡季犛有很深的利益糾扯,甚至是關係往來。
畢竟胡季犛在安南的上個朝代,就已經擔任了宰相的職位,並且還是托孤大臣。
在陳顒繼位的時候,安南朝廷上的一切,都已經歸屬胡季犛管轄了。
胡季犛可不是什麼昏庸之人,相反,他不僅有著聰慧的頭腦,還有軍事政治上優秀的天賦才能。
改革科舉,重用賢才,選拔能人。
大量修建水利工程,保障安南百姓們吃飯的問題,甚至是減少賦稅,勞役。
並且親自治理軍隊,維護土司關係。
在他的領導下,世敵占城國節節敗退,丟失了大量的土地,甚至連占城王都被殺死。
如此大的功勳,才是胡季犛真正的資本。
對於安南的百姓來說,胡季犛其實是個英雄,帶領安南強大的英雄。
在胡季犛擔任宰相的這幾十年裡,安南也算是國泰民安,國力逐步上升,對外也比較強勢。
所以即便胡季犛已經被處死了,但很多人還是非常想念他。
加上留下的利益集團,這就導致現在有部分的土司貴族,對於大明非常的仇恨。
“就算這次不能殺死大明皇帝,也能讓他知道我們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