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對於安南並沒有多大想法的朱元璋,隻感覺到眼前豁然開朗。
“竟是這般的漂亮。”
看著不遠處的山水梯田,朱元璋忍不住的走了下來。
在他的眼前,稻田是一層層的向著山上不斷盤繞,每一層的水稻都長得極其豐碩。
要知道現在對於大明來說,已經是進入了冬季,是萬物凋零,皚皚白雪。
可現在來到安南,這裡的水稻顯然是剛剛長成。
朱元璋曾經就是農民,對於稻田即便是過去了幾十年,也沒有絲毫陌生。
沒有在乎腳下的泥土,朱元璋直接就踩了過去,哪怕臟了腿亦不在乎。
因為視力差了些的緣故,朱元璋隻能是湊近了去瞧水稻生長的情況。
看完這株,便看那株,看完這邊,又走到那片。
“曾經咱隻是在書上看過,這南洋的水稻一年可有三四熟,雖有幾分感歎,但並沒有多大在意。”
“在這大明嚴冬時分,於安南這邊還能看到馬上就要收割的水稻,此等感覺完全不是書上寥寥幾句可以讓咱感受到的。”
朱元璋心頭充滿了驚奇,驚喜。
之前大部分都是叢林地區,即便有些水稻種植,但也不怎麼密集。
而今穿過叢林來到安南的平原地區,這景色完全就不一樣了。
從朱元璋的視角看去,這平原上的一座座山,全都是由梯田組成。
每座山上的梯田,水稻都是長得那般的茂盛,其中畝產必定極為驚人。
一年還能種植三至四次,這完全就是天然的糧庫。
“大孫,告訴咱,你是不是來過這裡。”
“如若不是親眼見到,怎會被這等美景所折服。”
朱元璋感歎著對旁邊的朱英問道。
朱英搖頭道:“孫兒並未來過這裡,也是第一次看到此等景色。”
“見到此景,也更加堅定了孫兒心中的想法,亦是證明孫兒的決定沒有錯。”
不管是今生,亦或是前世,朱英都是第一次來到這裡。
今生早些年一直在西域,大漠那邊,哪裡可能跨越這麼遠的距離。
先前是想過離開京師後就謀取安南,隻是陰差陽錯當了大明太孫,自然就打消了這個心思。
至於前世,這可是個噶腰子的地方。
朱英避都避不及,哪裡敢來。
莫說是朱英了,孫悟空來了,不打十萬八千個電話估計都走不掉。
不過現在安南已經歸於大明,後世的事情自然朱英在源頭上就得給掐滅。
整個南洋,都應當是漢人傳承。
朱英抵達的這裡,便就是後世著名的紅河平原。
是整個安南土壤最為肥沃的地區,在後世有著世界穀倉的名頭。
安南王都升龍,也是在這個紅河平原之上建立。
所以安南王都從來不會缺少糧食,這裡出產的糧食,哪怕是於如今沒有得到完全開發,也足以養活整個安南所有百姓。
單單是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山水梯田,加上每年三四熟,讓朱元璋心中震動。
小時候過著窮苦日子的朱元璋,即便是建立了大明,也從沒有見過如此壯觀的梯田盛景。
當朱元璋看到這些梯田起,往後的安南,注定隻能是屬於大明。
這裡是安南叢林和平原的分界線,原本岱依族的人,就是打算在這裡設下埋伏,炮轟南巡大軍。
現在自然已經被徹底清理乾淨。
“靖寧侯葉升。”
“普定侯陳桓。”
“拜見陛下,拜見太孫殿下。”
在其身後,還有十萬大軍單膝跪地,咆哮呐喊:“拜見陛下,拜見太孫殿下!!!”
強大的聲浪震蕩天際。
不管是將士統領,還是底層小兵。
能在這異國他鄉見到自己的陛下,這種感覺很是激動莫名,鬥誌高昂。
尤其是在前幾日,完成了對反叛之軍的剿滅。
“諸將士辛苦了,咱此番來到安南,竟有宵小之輩搗亂,還得是咱大明天軍,讓其灰飛煙滅。”
“諸將士的功勳,咱不會忘記,待回頭必定要好生賞賜一番。”
朱元璋心情很好,尤其是看到如今在駐守安南的明軍還有著這等氣勢,心裡頭就更加高興了。
從精氣神上看,將士們的狀態非常好,並沒有因為遠離大明而有半分頹廢。
這呐喊咆哮,也證明了他們對於大明的忠誠。
“臣等謝陛下恩賜,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歲!!!”
“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歲!!!”
十萬將士還是很多的。
隻能是通過傳令官騎馬奔跑大喊,然後才是士兵們跟著一起喊。
紅河平原這裡生活的安南百姓最為密集,畢竟這裡土壤肥沃,也是整個安南最適合居住的地方。
在這裡生活,沒有叢林瘴氣的煩惱。
明軍的呐喊咆哮聲,讓周邊數裡地界的安南百姓都聽到了。
這等振奮之音,讓安南人明白,大明的軍隊是多麼強大。
這裡距離安南王都升龍,還有一百多裡地。
按照目前南巡大軍的速度,需要兩日才能抵達。
而如果是快馬傳信的話,自然無須半日即可。
南巡大軍已經臨近王都的消息,馬上在升龍城傳播開來。
自然要做好迎接準備。
這可是天朝上國大明大皇帝陛下。
但凡有點頭臉權力的,都至少出城十裡進行迎接。
升龍城內一座府邸中。
朱高熾有些歎息的說道:“劉老已經如此,即便不去迎接,想來皇爺爺和大兄決然不會怪罪。”
在朱高熾的麵前,劉勝麵目消瘦蒼白,眼神都變得有幾分渾濁。
如今的劉勝,身體是徹底垮了,躺在床上已經有月餘沒有下來,顯然是到了油儘燈枯之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