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動蕩。
沒有人會想到大明太孫竟然會這麼狠,直接血洗王都。
宋忠領著一千錦衣衛,幾乎把城內的王公大臣們都給上門走了一遍。
也不是全都殺了,心向大明的這些人,自然還是要留下。
“好,這才是咱大孫的樣子,這般多些年,咱還以為你性子轉了,都跟西域那邊的情況對不上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看到大孫下殺手,他非常開心。
本來最開始,朱元璋就想著以殺止亂,迅速平定安南。
現在大孫這般做了,極其合乎他的心意。
安南全境四處反叛四起,雖說都是些小打小鬨的場麵,但這背後沒人支持誰信呢。
稍微思索一番,朱元璋就知道安南王都這裡就是罪魁禍首。
隻是很多事情沒有證據罷了。
淩亂的環境也沒有辦法去尋找證據。
彆看現在十幾萬大軍鎮壓安南,但安南全境可是有數百萬人。
十幾萬明軍若是分散開來,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不如是聚集在一塊,鎮守安南東西兩都,扼守紅河平原,把這裡的糧倉占據。
“現在是把這邊的源頭掐滅了,不過地方軍這塊終究是個隱患,隻能是慢慢的推平。”
朱英分析著說道。
朱元璋點點頭,而後問道:“早些日子咱聽月清說,大孫這方麵已經有了安排。”
朱英回道:“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這個法子也是月清提出來的,便是讓慕月懷孕,然後以她的名義來重新整合安南的地方勢力。”
“有那不肯徹底臣服的,便就直接派兵平了,這般下來目標上要少了許多。”
朱元璋聞言想了想,讚同道:“是個好法子,這安南豈算不得多大問題,隻是咱爺倆待這邊不能太長時間。”
“倒是現在時間有些緊湊,大孫你可得抓緊些了。”
即便是幾個孩子的爹了,被老爺子這麼調侃,朱英多少還是有幾分不好意思。
接下來的幾天裡,朱英也沒管彆的事情,主要就是跟陳慕月造人了。
還好,大概是在路上就已經有了,陳慕月出現了妊娠反應,太醫把脈之後,就確定是懷上了。
這邊剛一懷上,朱英立即召開大宴會,將這個消息宣布開來。
計劃開始實行。
這個時候,想要做的是找一個代言人出來。
.....
陳世平。
安南王族成員,不過他的日子並不怎麼好過。
因為他隻是私生子。
不管在大明還是安南,私生子的地位很難得到認可。
“死了好,這個畜生,早就該死了,這般算起來,也算是為我娘報仇了。”
陳世平的父親被宋忠處死了,得到這個消息的陳世平不僅沒有傷心,反而是哈哈大笑。
他的母親隻是個婢女,因為私生了他,讓父親的正妻懷恨在心,直接派人打死了。
母親被打死的時候,陳世平已經七歲。
他親眼看到,自己所謂的父親就站在那裡,什麼都沒做,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母親被打死。
哪怕是被打死之後,也就命人草草安葬了事。
也沒讓他進府,而是丟給一個下人養著,從此就再也沒過問。
他的養父是個馬奴,可笑的是在他十六歲那年,因為一些瑣碎小事,就被自己所謂同父異母的哥哥給打死了。
陳世平一直隱忍,除了入仕似乎沒有彆的辦法,還好是考取了功名。
或許其父親發現自己這個兒子還算是不錯,也就打了個招呼,讓他進入了國子監。
但卻一直沒給他安排官職,就這麼晾在國子監十年。
陳世平也準備了一係列的報仇計劃。
隻是還沒來記得實施,就發現自己日思夜想的仇人們,就這麼全部被處死了。
“陳世平是吧,跟著來。”
國子監內,大明錦衣衛找上門來,對著陳世平招呼道。
看到兩名凶神惡煞的錦衣衛,陳世平心中一頓,露出苦笑。
他早已經想到了,自己這個私生子大概也是要被牽連其中的。
先前日子,已經有不少國子監的學子被處死了,現在終於是輪到自己了。
當下也沒遲疑,在其他學子的注視下,跟著錦衣衛離去。
“咦,這方向,怎麼感覺有些不對。”
默默跟著錦衣衛的陳世平,突然發現自己現在走的這條路,好像是去往王宮。
“難道還要在王宮被處死嗎。”
陳世平神情麻木,跟著錦衣衛一直往裡走,直到一座宮殿麵前停下。
“還愣著作甚,趕緊進去。”錦衣衛嗬斥道。
陳世平有些懵,下意識問道:“這是哪裡,難道我還能葬在王宮裡嗎。”
錦衣衛當即道:“此乃我大明太孫殿下行宮,召見你的正是太孫殿下,趕緊進去,莫讓太孫殿下久等。”
陳世平心神震撼。
竟是大明太孫召見自己。
當下連忙跟著前頭的宦官進了殿內。
進去後,陳世平不敢抬頭,當即跪下行禮:“國子監學子陳世平,拜見天朝上國太孫殿下。”
上首,朱英正拿著一卷書冊翻看,聽到聲音微抬頭,笑道:“免禮,賜座。”
旁邊立即就有宦官搬了條椅子過來。
陳世平受寵若驚,不敢坐下。
朱英也沒強求,隻是揚了揚手中的書冊道:“這太平三冊,可是你所著。”
聽到太平三冊,陳世平忙道:“回稟殿下,正是學子所著。”
朱英點頭道:“寫得不錯,這裡頭一些想法,本宮看著甚是喜歡,如今安南人才凋零,正是需要像你這等有想法之人入仕。”
本來陳世平也是要被牽連誅殺,不過宋忠感覺有些蹊蹺。
因為陳世平作為王族子弟,竟是在國子監待了十年,從未擔任過官職。
於是就調查了下。
陳世平的事情於國子監不算什麼秘密,隨便拷問幾人就全知曉了。
宋忠也算半個讀書人,根據交代的線索拿到了這太平三冊,看完之後再根據陳世平的身世情況,感覺似乎沒必要誅殺,就把消息上奏給了太孫。
這太平三冊,主要講的是安南社會矛盾。
大意是安南王族成員把控了太多的權力財富,已經嚴重影響了王權,甚至隨意乾預安南律法,欺男霸女,橫行於市。
點出王族成員跟地方軍勾結,侵吞原本屬於國家的賦稅,已經成為安南國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