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期的大明,可不是說後世人影響中的大明。
蒙元鐵騎肆虐亞歐大陸,當朱元璋將其驅逐出中原,並且大敗北元的時候,大明的名聲於整個天下,就已經無比的強勢。
要知道蒙元雖說是敗了,但帖木兒,金帳汗國,瓦剌,東察合台汗國,德裡蘇丹國,還有殘餘的北元,這些勢力依舊是整個亞歐版塊的霸主。
而他們,可以說全都是蒙古人的勢力。
強大的中原王朝,哪怕是在成吉思汗時期,也是蒙古人無法輕易征服的地方,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還有威震天下的蒙哥,都沒能完成入主中原。
而現在,大明的威望絲毫不比曾經蒙元弱。
這也是當朱元璋的聖旨傳達各個小國的時候,幾乎都是俯首稱臣。
也就是倭國比較調皮。
可現在,倭國也算是已經被大明打服了,不僅是割讓了三座沿海大城,還賠償了大量的軍費。
曾經蒙元兩次大軍攻擊倭國都沒有辦到的事情,現在卻於大明的手裡辦到了。
這等威懾,已然是隨著京師邸報傳遍周邊各個國家。
不得不說,如今在大明的京師邸報,已然是僅次於絲綢,茶葉,瓷器的第四暢銷貨物。
本來隻是一些周邊的小國君主,想要趁此機會知曉一些關於大明的消息。
畢竟這是最為強大的國家,哪怕是目前西邊最為凶殘強盛的帖木兒,都要為之低下高貴的頭顱。
朱英就瞧準了這個商機,乾脆下令更加大力的建造造紙廠,印刷廠。
把京師邸報當成一個貨物,直接對所有大明疆域之外的國家進行一個暗地裡,明麵上的輸送。
所謂暗地裡,是買賣此物的商人們,打著是大明禁止外送的幌子,以此抬高價格。
明麵上,便就是隻要在京師這裡能夠取得批額的,就可以正常輸送而不受到限製。
原本朱英也沒有多想,隻是覺得一張白紙可以賣出絲綢的價格來,這毫無疑問是一筆大買賣。
卻沒想到,這竟然成了一次奇怪的中原文化輸送。
因為這京師邸報上印刷的都是漢字,既然是打暗地裡的幌子,自然不可能說還去搞什麼翻譯。
這也就導致想要讀懂京師邸報上的內容,那就必須要認識漢字。
這個結果從而導致但凡是在大明疆域之外,能夠讀懂漢字的人因此身價全部都開始高漲。
從前沒多少人在乎,畢竟這疆域遙遠,很少說接觸到。
現在可就不一樣了。
在大明之外的周邊小國裡,隻要你懂得漢字,那麼就有很大的可能作為達官貴人的座上賓。
彆的不說,至少在溫飽,安全這一塊,就沒有了絲毫的擔心。
京師邸報裡的內容五花八門,還有特定的小故事版塊,哪怕是對軍國大事沒有多大興趣的人,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裡麵還有關於美食的版塊,詳細的講解了一些昂貴菜肴的做法,刀工,口味。
人嘛,誰不是為那幾口吃的呢。
一些貧瘠地區有權勢之人,在看到邸報的內容後,卻還未曾想過天下竟是有這等的美食,單單就是聽聽,都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京師邸報的廣範圍傳播,也使得漢文化的傳播變得越發的廣泛起來,尤其是一些對大明繁華的描述,更是讓人清晰的知曉,大明京師就是整個天下最為繁華的地方。
從前隻是有這麼一種模糊的感覺,而到了現在,就知曉得比較清晰了。
像是安南,或者說整個南洋一帶,包括了占城在內,許多地方本來就是曾經有中原王朝統治後,安南本身也都是說漢話,用漢字,跟大明除了口音上有區彆,其他並無什麼區彆。
不過有道是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
說起來安南的口音變化對於大明來說也是很正常之事。
大明內部這頭南腔北調,過個幾十百來裡地,口音上也有很大的區彆,這種情況哪怕是後世普通話普及後,也同樣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在朱英對占城使臣提出要占城十五國讓出一國給朱允炆當藩地,茶多卻也不敢是直接的拒絕。
實在是沒有拒絕的底氣啊。
更彆提現在的占城,因為大明海禁解除,海貿開啟的緣故,導致大量的大明商人開始行走於占城。
占城港口一下子變得是極為繁榮起來,而來往的商人,在這個時代,幾乎全都是大明商人,彆的小國偶爾有一些,卻可沒有大明這般大的規模和實力。
那如同王宮一般的樓船,出現在占城港口的時候,給占人帶來的是感官上巨大的震撼。
占人長期生活在海邊,在航海這塊可謂是吃飯的本事,自然是明白像是大明商人這樣的規模,於整個海洋之上到底是意味著什麼。
那黑漆漆的洞口,就是明晃晃的真理。
船上的絲綢,茶葉,瓷器,大明邸報,更是讓人所有貴族們為之癲狂。
這些事情,茶多自然是明白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便是朱元璋都沒有意識到,其實讓占城讓出一國,其實並不需要動武。
有道是上交伐謀。
隻要是掌握到足夠的信息,可以很輕易的得到自己想要之結果。
在群英商會這邊,原本朱英很早之前,就有意識的去打探收集關於安南的情況,當時朱英本就是想要謀取安南,於情報上做了很多細致的安排。
自然說在安南周邊這些國家的大概情況,也肯定要做一個了解。
在做了大明太孫之後,這些安排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了,朱英不僅沒有放棄對於這些人員的培養,反而是在群英商會放棄草原分會之後,更加的扶持於整個南洋一帶的情報人員們。
尤其是在輸出的費用上,不僅是有更高的漲幅,還有更大的擴張。
這也是為什麼朱英一直致力於海禁的開放。
因為他非常的清楚這裡頭所存在的巨大走私貿易。
當了太孫後,心態肯定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從前,朱英可沒什麼作為大明人的感覺,該走私走私,該賄賂賄賂。
可現在身份不同了呀,整個大明,可以說都是他自己家的,誰會希望自己家裡的東西,總是會外人偷摸賣走呢。
是以如今的朱英搖身一變,從先前的走私犯,變成了最想要打擊走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