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基地中,大量的騎兵都是蒙古人,女真人,他們本身就是天生的騎兵,加上基地的操練之後,更加具有戰鬥力。”
“我們跟其他的部落不同,沒有後方的影響,邊關是我們最為堅強的後盾,在這個時候,就應該化作最鋒利的矛,跟其他的草原部落一般,不斷的吞並其他部落。”
“一邊進行操練新兵,一邊擴大自身,讓整個草原都要亂起來。”
藍玉的話,讓劉不易陷入沉思之中。
他感覺自己先前的一些動作,好像是過於保守了一點。
但藍玉的想法,也顯得比激進。
藍玉見劉不易在思索,也並沒有進行催促。
他的說法是沒有問題的,也比較符合草原的情況。
但更加的符合他的利益。
巨大的軍事行動的背後,是需要強大的錢財支持,這意味著要太孫殿下那邊,調取到足夠的食物,甚至是軍餉。
還有關於大量牧民的遷徙問題。
所以藍玉要說服劉不易,甚至是拉上劉不易一起給太孫上奏。
隻有這樣,藍玉才可能把整個草原給攪動起來,而後不斷的獲取功勞,功績加身。
一個中等部落,現在哪裡會放在藍玉的眼中。
在藍玉的心裡,不斷的回響著曾經太孫殿下的話。
隻要他的功績足夠,那麼草原封王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這可是活著的異姓王,不似徐達,沐英,常遇春那般死後追封。
這是現在藍玉最大的動力。
而此刻劉不易的沉思,就是在乎一個關鍵,就是在這樣的行動之下,將會要給大明帶來多大的負擔,到底是值不值得。
半晌,藍玉見劉不易的心思有些動搖的感覺後,喝了杯酒繼續道:“對於我們現在來說,若是坐以待斃,便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我們扛下了北元的衝擊,草原軍事基地真正的立足了下來,而後不斷的吸取周邊的騎兵,壯大自身。”
“二是我們最終被北元所擊潰,整個草原軍事基地付諸一旦,甚至是你我都要承受極大的罪過。”
“但是如果我們主動出擊,那就是隻有一種可能。”
“就是我們能不能夠掠奪到足夠的部落,讓他們去衝擊北元。”
“哪怕是失敗了又如何,我們的草原軍事基地,自然不會受到威脅。”
聽到這裡,劉不易終於是下定了決心。
咬牙道:“即便涼國公都已經說得如此通透了,我再不識趣,就沒意思了。”
“待會我便上奏太孫殿下,言明個中利害,請求太孫殿下的批準。”
藍玉頓時露出滿意的神色。
......
坤寧宮中。
朱英看著手中的情報,微微皺眉。
封鎖禁運草原,已然是花費了很大的代價。
僅僅不到半年的禁運,還沒有對草原形成足夠的影響,本身是一場持久之戰。
是要在國力上來對草原進行拖垮。
設想之中,起步就是三年的時間。
而劉不易上奏的內容裡,是要請求京師這邊給予大力的支持,形成對整個北元的軍事行動。
這裡頭,後勤就是最為關鍵的地方。
就現在的大明來說,當然是能夠支撐得住,但這也同時意味著一個風險。
那就是會不會把大明拖入到整個草原的泥潭之中。
常言道,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就如今的草原軍事基地將近四萬騎兵所需的費用,哪怕是沒有給予很高的軍餉,但大量的戰馬,還有口糧,這裡頭已然是等同於大明近二十萬戰兵所需的花銷了。
這裡頭有個算法,那就是一匹戰馬的開銷,幾乎是等同於將近兩名步兵。
是因為製度的不同。
在草原其他部落裡,是侵略性的,所有的開銷都是建立在其他部落民的鮮血之上,依靠著大量的奴隸進行補給。
大明作為中原王朝,自然不能實行奴隸製度,這是文明上的退步。
一旦實行這樣的製度,哪怕隻是在草原上,那麼對於掌控草原的騎兵來說,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隱患。
士兵的忠誠,也會進行動搖。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以來,中原王朝在受到草原威脅這般多年以來,從來沒有學過像是草原那般去壯大。
或者是讓中原王朝的士兵,學著草原部落的方法,不斷的掠奪的,建立一個像是成吉思汗那樣強大的部落。
因為那樣建立出來的軍隊,已然不是屬於中原王朝的軍隊了。
是以隻能用後勤來進行一個補充。
大明現在確實富有,可盤子大,缺口也大。
逐漸進入到高速發展的大明,海貿上的富裕還沒有徹底展開。
不管是南洋諸國,還是倭國那邊,都需要一個時間上的醞釀。
假若是十年,不,哪怕是五年之後,朱英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同意支持。
可偏偏是在於現在。
朱英心中也明白如今草原軍事基地將要受到的威脅,早期也是想過,但他清楚,哪怕是不敵,草原軍事基地也不是說徹底覆滅。
因為畢竟有邊關這條退路。
防禦工事又不是說築造城池,不用耗費太大的力氣,即便是不敵,也可以先行退走。
而北元現在的情況,沒有辦法說長期性的組織起其他部落進行一個聯盟。
其他部落也等於是在牽製北元。
哪怕是北元麾下有十萬鐵騎,也不敢拿出來跟草原軍事基地死磕。
把底子打光了,北元怎麼去掌控其他部落。
從這裡來看,好像是拒絕劉不易的提議,似乎是更為正確。
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說,這也是目前取代北元的最佳時機。
朱英很清楚,不需多少年,北元就會覆滅,鬼力赤會上位成為新的可汗。
如今的北元將會變成韃靼部的地盤。
比起北元來說,新興韃靼部的無疑是更加的強勢,也更加具有統治力。
現在的鬼力赤已然是在不斷的發展中,但是因為距離的關係,朱英沒有辦法說去遏製其發展。
而劉不易的上奏,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這一刻,哪怕是知曉曆史的走向已然沒有了太大的作用,作為太孫的朱英,下的每一個決定,都會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他不知道哪個方向才是正確的選擇。
此時的朱英,才算是真正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個國家主宰的艱難之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