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_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1 / 2)

朱棣心態都要裂開了。

彆人不知道,作為錦衣衛的都指揮使還能不知道道衍是一個怎樣的情況麼。

是你們硬生生的,將本王最為厲害的軍師,給逼走。

人都已經是投靠朱英了,也就這還不放心,怕於本王有所勾連,把道衍直接給調度到了高麗當國師。

現在人家指揮著二十萬的大軍,快活逍遙。

打倭寇的聲勢,比本王跟晉王在沿海加起來都要大,連那些侵犯的倭寇,都直接跑過去支援了。

據說都快打到倭國本土了。

千裡迢迢之外,你誰不懷疑,去懷疑道衍跟本王合謀此事,背後操控。

這一刻,朱棣就有一種衝動,將麵前才泡上不久滾燙的茶水,直接潑到這蔣瓛的臉上。

深深的吸氣一口,朱棣還是忍了下來。

他知道現在父皇本就多疑,現在又是追查幕後之人的關鍵時刻,涉及到朱英,父皇大概是要有些喪失理智的。

若是不小心太過於跳脫,讓父皇真正給盯上,可就不好了。

再者說當初朱英身份那檔子事,怕是父皇都調查得清清楚楚了,一些想法自己沒動作,不代表父皇不知道。

否則這父皇身邊貼身侍衛蔣瓛,也就不可能在出事的今天,直接就奔這裡來了。

說白了,自己在父皇的心中,還是一個懷疑對象。

‘父皇,兒臣在你那,就這般不值得信任嘛。’

朱棣突然感到有些委屈。

自己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所有皇子無出其二,朱英在就也就算了,為何自己連朱允炆都比不過。

不是你自己口口聲聲說,我最類你嘛。

為何到了現在,變成這方模樣了。

“咳咳...”

蔣瓛說完之後,見朱棣張口欲言,又轉而停止,然而陷入沉思,神情千變萬幻。

隻能是咳嗽兩聲提醒。

朱棣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而後稍稍回憶了下,這才說道:“道衍法師跟本王有沒有聯係,爾等錦衣衛,難道不是最清楚的嘛,何須多此一舉,詢問本王。”

“再者說,本王長期處於北平,這京師裡都不甚熟悉,如何會與太孫殿下的事情,有所關聯。”

“蔣指揮使,你這般詢問,是否有些過於牽強了。”

“本王和皇侄的關係,本來就比較好,在皇侄冊封大典的那天,都曾親自感謝本王,怎麼到了你這裡,反而懷疑起本王和皇侄的關係來。”

說到這裡,朱棣語氣一沉,喝道:“你莫非是要離間本王和皇侄的關係不成!”

聰明的人,在談話之間,都會掌控自己的節奏。

蔣瓛提到道衍,其實就是想要惡心一番朱棣,畢竟他和朱棣之間的關係可不要好,曾經甚至有多次碰撞。

隻是朱棣為燕王,他為陛下貼身侍衛兼錦衣衛都指揮使。

一個是陛下的親信,一個是陛下的皇子。

兩人誰也沒法奈何誰。

這次逮到機會,還是陛下的意思,自然要逼迫一番。

顯然朱棣也不是好惹的,這番話出,頓時讓蔣瓛的節奏有些亂了。

離間天家親情,這個罪名可大可下。

大便是九族誅滅,小的話一笑而過。

“燕王殿下哪裡話,太孫殿下和燕王殿下的關係眾做周知,自然是燕王殿下誤會了。”

“今日這來叨嘮,下官本也不想多問,可在陛下那裡,也無法交差,若是陛下問起下官與殿下說了些什麼,殿下告訴下官,這該如何回答才是。”

蔣瓛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即避開親情方麵的事情,馬上轉移到陛下這邊來。

他很清楚,想要強壓燕王朱棣,唯有是以陛下名義才行。

提到父皇,朱棣如何武功儘廢,頓時就落入到下風中去。

稍稍遲疑了一下,朱棣馬上調換心跳,轉而強笑道:“蔣指揮使哪裡話,父皇那邊,自然是咱倆如何說,便就如何答。”

“本王為人清清白白,這是與本王毫不相乾的事情,說來也是可惡至極,皇侄這般良善,於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均有天大功勞,無量功德。”

“如此準聖人,竟是有宵小謀算行刺之事,簡直是大逆不道,當九族連誅,以此警醒世人天威浩蕩。”

“隻是本王最近也無甚外出與他人聯係,想要幫忙查探一二,卻是有心無力。”

說到後麵,朱棣唉聲歎氣,似乎為不能提供足夠的線索而感到惋惜。

蔣瓛不為所動,稍稍停歇後,作揖問道:“燕王殿下明年將遠征倭國,海外建國,下官先行恭喜。”

朱棣擺擺手道:“倭國千裡之遙,尚且不知情況如何,前元起大軍征伐,卻也連續兩番失利,損失慘重,一切唯有等到明年春開才能知曉。”

話雖謙虛,但朱棣的語氣極為自信。

在他看來,蒙古人不過一群野蠻將士,隻懂武力不動籌謀。

自己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讓其歸降,伐倭之事可想而知。

那些所謂的倭國浪人武士,朱棣也是見識較多,不過如此。

審訊之下朱棣也知道,這些倭人早前在倭國,也是有著極高的身份地位,能夠沒被前元攻沒,隻是運氣使然。

小小倭國,不過大明一省之地,在朱棣的眼中,早就是囊中之物了。

蔣瓛聞言,先是稱讚一番道:“燕王殿下之能,天下皆知,區區倭國,不若是螳臂當車。”

“隻是這倭國好打,治理起來怕是有些麻煩,這個中情況,怕是與雲南有些近似,土著野蠻,不通教化。”

朱棣聞言也被帶入了,輕歎道:“是呀,打下來容易,治理可就太費心思了,不似雲南,終歸於大明境內,一些讀書人去得也方便許多,可吸引源源不斷的文人前去。”

“相比下倭國遙遠,遠渡重洋,去的人是寥寥無幾,說到這裡,便是皇侄弄的海外招賢館,確是為本王這些想要海外就藩的,有很深的考慮。”

即便是朱棣都不得不承認,不管他心中如何猜測朱英,但朱英的這些行為,動作,確實是讓人心服口服。

最初的海外封國,其實在朱棣等人的心中,頗有一種發放苦寒之地的感覺。

即便如此,也算是不錯了。

當這招賢館法子出來,大夥心中的變化,就很明顯了。

提供人才,招讀書人,甚至是可享用官職,還有那可回大明的說法,無一例外都是在為大明儘心儘力招收人才。

據說開館第一天,就有人進去,而後被晉王挖走。


最新小说: 七零嬌軟小醫女,養崽撩夫樣樣行 九零活寡守六年,渣父子我不要了 兒子幫小三搶老公?我轉身帶出天才兒童 權力巔峰從紀委開始 重啟1991:從出獄開始崛起 天帝圖 夫人假死後,賀少他瘋了 八零嬌媳再高嫁,高冷醫少淪陷了 為你頂罪五年,出獄你和我提分手 鬥羅之滅龍魔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