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經過數月時間,又從遼東那邊運來足量的黑土進行嘗試,這番嘗試後最終發現這些黑土極為肥沃,任何作物上麵,都是數倍往上的產量。”
“自然,這般運送回來,或許有些不準確,這期間,孫兒曾經派人偷偷過去進行小部分荒蕪的種植,這產量更加駭人,而後便銷毀了糧種,封存此事。”
朱元璋聞言,立即道:“那些知曉的人,如何處置,現如今又在何處,大孫可是親手處理乾淨了。”
在這等麵前,朱元璋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個想法,便就是殺人滅口。
涉及到國之存亡大事,便就是滅口數萬人,十數萬人,朱元璋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朱英苦笑道:“老爺子放心,派過去的便都是孫兒的親信,如茶樓張伯,護衛張三,可是一直跟隨在孫兒身邊的。”
朱元璋聽到這話,才算是放下心來。
實在是牽扯太大。
隨後感歎道:“蒙古人,女真人,當真是有寶山而不自知,如此肥沃的土地,卻不知利用,族內餓殍遍地,每年秋冬時分,還要來咱大明打秋風,可笑至極。”
朱英聞言沒有說話。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他也很好奇,這麼大片的黑土,隨便種植點什麼,都能解決吃飯問題吧。
而後仔細研究過才發現,燦爛的農耕文明,可不是建立在土地肥沃的基礎上,而是建立穩定政權,農業技術發展上麵。
東北寒冷,凍土多,光是開墾就是一個大問題,比一般的土地難度高上太多。
耕犁這種東西,到了隋唐的時候,才出來曲轅犁。
在這個時間段,遼東等地區,已經形成了很完善的漁獵文明,隻有少數農耕並存。
加上錯綜複雜的政權關係,鬥爭的情況司空尋常,自然也沒人去研究琢磨了。
哪怕真有少數那麼幾個天才,發現了這個事情,很快也會在戰爭之下被摧毀。
朱元璋此刻,有點坐不下了,起身在大殿裡來回踱步。
“大孫,你說咱們要派多少大軍去,才能守住住遼東,奴兒乾,這般遼闊的地域,咱估摸著至少得要五十萬大軍才能微微把持得住。”
“光有大軍還不行,那邊蒙古人多,漢人少,得把咱們大明的百姓也遷徙一些過去。”
說著說著,朱元璋就有點犯愁了。
現在的遼東奴兒乾,實際統治權都在外族手裡,大量的軍隊過去,很容易引發衝突,必須要有足夠人數鎮壓才行。
這般算起來,前後估摸著百萬人往上。
不過想想那肥沃的土地,朱元璋就感覺值得。
“大孫,這土地肥沃,咱感覺是瞞不住的,也沒有必要瞞住,如此大的麵積開墾,隻有咱們大明才有這個實力。”
“與其藏著掖著,不如大大方方的說出來,這樣也可吸引到不少百姓前往。”
“這遼東奴兒乾,本來就是咱們大明的,除了咱們大明,誰還敢去染指?誰若敢染指,當要知曉咱麾下大軍,可不是吃素的。”
“草原那邊敢跟咱作對,咱就調遣百萬大軍,橫掃草原,滅族清根!!!”
思索半晌,朱元璋腦子裡靈光一閃,語氣狠厲的說道。
朱英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看向老爺子的目光都有了變化。
一語驚醒夢中人,為何要藏呢,藏得住嗎?
哪怕是擁有後世的眼光,但在很多方麵,能夠將這天下乾下來的老爺子,目光之刁鑽,根本不是朱英可以比擬的。
在確定黑土地的時候,朱英第一想法,就是保管好這個消息。
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便是老爺子在剛才,也是想著殺人滅口。
可去開墾兩百萬大小的地方,幾十甚至上百萬人的動作,如何可以隱瞞都過去。
按照不隱瞞的方向去想,這個事情就很容易考慮清楚了。
“明日早朝,咱就將這個消息公諸於眾,昭告天下,同時傳訊遼東指揮使,沈陽候,讓他們知曉這個好消息。”
朱元璋一錘定音道。
這個時候,朱英從這個老人的身上,看到了真正屬於皇帝的那一麵。
在此前,朱英在老爺子這邊,感受得最多的是溫情,溺愛。
不管是他做什麼,想做什麼,老爺子都是大力支持,哪怕是錯了,也不會訓斥,反而是鼓勵。
一些在目前來說,很是離譜的消息,老爺子幾乎沒有懷疑過。
哪怕朱英自己也知道,編撰的那些個故事,雖然都是真的,但故事本身,經不起推敲考驗。
可老爺子,卻沒有懷疑過。
像是現在,東北黑土,對於中原人士來說,如此誇張離奇,那荒蕪地區,竟有這般肥沃的土地?
做夢吧。
可老爺子就是相信了。
倘若說這話是彆人,估摸著少說一個欺君之罪。
“爺爺英明,這等重事,即便草原來犯,也在所不惜,且這般在孫兒看來,也是真正將遼東,奴兒乾地區納入大明的好機會。”
“大同那邊,大量煤礦被勘察發現,有了足夠的炭火,也可抵抗遼東寒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