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從大明出發去倭國,其中的難度非常大。
蒙元時期征伐倭國,其中若不是鐵索連船,怕也不知道去哪了。
其實就算是倭人自己從大明劫掠後,想要帶著物資返回倭國,很多情況下,也是需要看運氣的。
對於真正的倭寇來說,乾的就是九死一生的買賣。
所以在很多時候,他們更為狠辣。
便就是這種狠辣的性格,讓大部分的倭國武士極為堅毅,於個人武力上,也有很大的成長。
“有前元之鑒,雖然現在看似朝堂上一團和氣,無有大臣敢在老爺子麵前說些什麼。”
“可若是首發失利,那麼反對之聲,將會響徹整個奉天殿,各種勸諫。”、
“在打倭國的這一步上,必須要穩,不得有絲毫的懈怠,也不可貪功冒進,先把根基紮下來,將整個倭國,都拉入戰爭的泥沼之中。”
“讓他們雙麵對抗,自顧不暇。這是一場長久戰爭,最為主要的是,一定要在海上,開辟一條穩定的航行,包括對大風的鑽研,都是重中之重。”
“若是在航海上,大風上有特殊人才,一定要厚待,不吝賞賜。”
朱英皺著眉頭,緩緩說道。
從整體的軍事實力上來說,大明對於倭國,自然是碾壓。
可這天下對於征伐倭國,大多數人都是抱著抗拒的心態。
在大家的想法中,那等蠻夷之地,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下來,有什麼意義?
到時候說不準還要大明這邊,經常運送糧食各物過去,這不是給自己找個累贅嗎。
所以,隻能勝,不能敗。
現在靠著老爺子的威名,包括銀山之事,朱英強行開啟了對倭國的征伐。
看似風平浪靜,但後麵反噬,也是很難受的。
葉月清皺眉道:“殿下,我們在倭國的細作,因為這次的緣故,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甚至有許多已經收買的,也開始反悔。”
朱英點點頭,對於這一點,他並不意外。
因為從未有過宗屬的關係,所以倭人的團結,其實比之大明還要來得更加強烈一些。
雖然倭國也是經常內戰,但那些主要中端階層,即倭國武士,最為講究的就是信念,亦或是說對於天皇的忠誠。
剖腹自殺,在倭國是一種武士榮耀。
在目前強大的外在壓力下,自然開始抱團起來。
倭寇在大明這邊,甚至包括高麗那邊,也都是有奸細隱藏,而大軍調動,囤兵沿海這樣的大動作,自然很容易就能知曉。
等在倭國先行打下一塊地方,到時候再進行情報收集,就要簡單許多。
......
燕王府中。
朱棣的麵色並不好看,在昨日早朝時,父皇再次確定征伐倭國的大將名單,其中他赫然在列。
這豈不是說明,遼東奴兒乾跟他毫無關係了?
誰想去倭國那等地方呢,之前是沒有辦法可言,能夠自立為王,不受拘束,也算是不錯了。
但現在,北平那邊的肥肉,朱棣他是真的想去咬一口。
關鍵是,他確實最有資格。
父皇用藩王分走淮西勳貴的兵權,這一點朱棣非常的清楚,包括他麾下的一些將領,也是屬於淮西勳貴一係。
“父皇這般做,就不擔心淮西老將們做大嗎,那裡天高皇帝遠,父皇怎能放心。”
朱棣狠狠說道。
說完,端起台案上的高度白酒,一飲而今。
這些白酒,是朱英分發給所有皇室成員的,朱棣這裡也得了兩大桶。
開始他還不是很在乎,甚至不想喝。
直到昨日此子朱高煦,把酒桶打開,被那酒香迷住,幾杯下去,就直接醉倒了。
這才讓朱棣重視起來。
在品茶過後,朱棣最後的選擇,自然是真香。
一杯烈酒下肚,感受到腹中暖烘烘的,朱棣的麵色才稍有緩解。
酒杯是很小的那種杯子,旁邊的徐儀華,為其倒上,並言道:“殿下無須如此擔憂,依臣妾看來,此事並非無回轉餘地。”
朱棣聞言眼睛一亮,道:“莫非是宮中又有了新的消息?”
徐儀華搖搖頭,朱棣有些失望。
而後才說道:“其實征伐倭國之事,跟鎮守遼東奴兒乾,並不是太過於相乾,陛下想要打倭國久矣,這次終於成功,無人祖浪,心中也擔憂前元之鑒。”
“是以若臣妾沒猜錯的話,這次征伐倭國,定然皆是精兵強將。”
聽到這話,朱棣點點頭。
此番征伐倭國,共有六路大軍。
一路水軍不談。
除他與朱棡,還有朱榑外,另外兩人,便是馮勝,傅友德。
讓這兩人過去,可見父皇對於征伐倭國,是多麼的重視,這可是成名老將,在馮勝和傅友德的麵前,他朱棣也隻能是後輩。
“按照愛妃這個意思,便是說在征伐倭國之後,我不一定會被直接冊封在倭國,當還有回來的可能?”
朱棣心中琢磨了一番後問道。
徐儀華點點頭,回道:“遼東奴兒乾開荒之事,不同於打仗,乃是日久經營。”
“這其中涉及百姓,將士上百萬人,但草原諸部可沒那麼好說話,哪怕是打不過,也會經常侵犯。想必之下,北平的壓力將會減弱。”
“隻需殿下在倭國大勝,攜帶功勞,或者說在倭國的聲勢浩大,三哥所不能及,那麼這一切,便就會重新考慮。”
“到了那個時候,殿下自然就有機會回來,挽救遼東局勢。”
朱棣聞言,深深點頭。
這次出征名單中,淮西勳貴幾乎沒有什麼人,包括更為年輕的藍玉,也不在上麵。
充分的說明了父皇對於淮西勳貴的忌憚。
馮勝,傅友德,雖然也是淮西一流,但跟藍玉這邊的淮西勳貴集團,並沒有太多的接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