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老爺子的霸氣,朱英微微停頓了下,這才解釋道:
“學堂的置辦在地方上,很大程度還是要用到當地的一些鄉紳,他們或許不會明麵上反對,但肯定會出許多陰謀詭計,阻擾此事。”
“有些地方太過於偏遠了,等傳到京師來,都已經成了定局,且孫兒準備將學堂之事開辦全國各地。”
“如此自然要相出一套好的法子去應對,也算是給後麵去辦理此事的人員,有個借鑒。”
聽到這話,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
作為皇帝,不僅僅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也應該能聽取彆人的意見。
當然對於朱元璋來說,隻要不是涉及到大明根基,很多方麵還是能夠聽取諫言的。
“行,那咱們就等等,看看他們有什麼辦法。”
......
次日下午,很快在群英商會那邊,就有了來信。
葉月清過來稟告的時候,朱英也是和老爺子在一起。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做,朱英便就一直都陪在老爺子的身邊。
“月清拜見陛下,殿下。”
“直說吧,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葉月清得到允許後,便就開始講述目前學堂的問題。
原來在今日上午,也就是朱英和朱元璋一同早朝的時候,群英商會這邊,大量已經招聘好的老師,紛紛以各種理由,提出辭職。
什麼身體不舒服的,老家有事情的,最近想乾點彆的事的。
更有甚者,說是準備婚事,怕耽誤了。
反正就是以各種理由,不做這個事情了。
三十六所學堂,每一個學堂,大致有十五名老師,這些是在學堂開辦前,都已經找好的。
能夠擔任老師的,自然不隻是能識字,自然要對經義方麵,有能達到閱讀理解的程度。
這也是最為簡單的需求。
就這樣的需求,就得需要五百多老師,且這還是因為在京師,讀書人比較多,招聘起來,相對要容易許多。
很多甚至有著童生,秀才的功名。
但是現在,基本上目前已經有八成往上的,全部都選擇了辭職。
“這背後是個什麼情況,大致查出來了嗎。”
朱英沒有意外,文人能夠動用的手段,無非就是這些了。
葉月清道:“回稟殿下,經過調查後發現,這些自行辭退的人,大多都在前夜,或是跟好友,或是跟其老師有過接觸。”
朱英點點頭,話到了這份上,算是已經特彆清楚了。
“好大的膽子,真敢這般做,看來這些文人,心裡頭的壞主意可真是不少。”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不善的說道。
倒也沒再說直接抓人的事情,他想看看大孫這邊,該是要如何處置。
“現在還有多少老師選擇留下。”朱英問道。
“不到百人,約莫九十餘人。”葉月清回道。
聽到這話,朱英在心裡頭算了一下道:“那些已經離開的,就不用管了,回頭好好算一下,按照每所學堂三名老師的標準,進行安排。”
“同時,留下來的老師,給他們的工錢翻倍,那些已經離開的,再不錄用。”
說完後,朱英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把那些離開之人的戶籍,送到吏部去,吏部那邊,應當是知道怎麼安排。”
這番話一出,相當於是直接將那些離開之人的後路全部斷了。
或者對於那些人來說,求學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相當於進了大明官府的黑名單。
而有了朱英這番話,這些人連後續參加科舉的資格,大致也是沒有了。
朱英冷笑一聲。
老虎不發威,真當是病貓了不成。
他自入宮以來,很少對人有什麼脾氣之類,可這並不代表朱英本身,是個良善之輩。
真要是良善之輩,他也不可能活到現在這個時候。
跟其他人的猜測差不多,現在的朱英收斂了之前的野性,包括一些後世的節操,再次返回到了身上。
是因為他是太孫,是儲君,在名聲上,多少需要講究一點。
可現在,彆人都已經直接強壓過來了,一點動作都沒有,那還叫啥。
這個太孫之位,越當越慫了?
話音落下,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好大孫,便就該當如此。”
“這些家夥,還以為暗地裡做事好,人不知鬼不覺,大孫這般做,往後看誰還敢輕易行事。”
朱英這個做法,相當於蛇打七寸。
讀書人讀書,求學。
說得好聽一點,那就一展心中抱負。
直白一點嘛,就是當官。
現在官路斷了,誰還會去寒窗苦讀?
甚至於那些背後慫恿之人,也不敢站出來包庇,這豈不是不打自招,找死了。
對於這些人的後果,朱英沒有半分憐憫。
現在整個京師,誰不知道這群英商會,是他朱英所開,是這大明太孫所開。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在最初招聘的時候,可謂是人群洶湧,現在稍微有點問題,第一想法就是跑路?
這樣的文人,要來何用。
若是國難當頭,第一批投降的,可不就是他們了。
對於這種有著很強漢奸潛力的,朱英覺得,還是回鄉去,麵朝黃土背朝天吧。
省得往後還要禍害百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