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的宮廷宴會,倒是和平常的宴會相差不大,由於是家宴的緣故,規矩禮儀上的講究也不多。
過了午間,藩王們便就陸續到了,先便就是給父皇請安。
然後朱元璋逐一訓勉一番,也就算差不多了。
最喜歡搞禮儀製度的朱元璋,在自家人這邊,相對是非常的寬鬆,幾乎沒有要求,和尋常一樣就可以了。
自然拜年,封紅,孝敬之類的,都是有的。
“二哥,我怎麼瞧著皇侄現在看起來,有了很大不同了。”朱棡對旁邊的朱樉小聲問道。
朱樉現在的心情有些忐忑。
因為他看到父皇望向自己目光,總是帶著幾分訓斥的意味。
不由得,朱樉就想起了之前,因事打碎父皇玉佩的事情。
和民間有所區彆,正旦初三,也就是明日,才是祭祀母後的時候,想來現在的父皇,肯定心裡頭特彆思念。
這就說明唯獨看向自己的眼神如此了。
聽到三弟朱棡的問話,朱樉哪有什麼心思去看太孫,都已經是自顧不暇,就想悄咪咪躲起來才好。
“皇侄都入宮這般久了,威儀日漲再平常不過。”
隨口應付了一聲,朱樉就不再搭理三弟朱棡了。
朱棡還想再問幾句,不過察覺到二哥的異常,轉頭間正好對上父皇的目光,心裡咯噔一下,頓時不再說話。
因為按照長幼排序。
像是寧妃和朱英,便就坐在朱元璋左右。
後麵便就是按照順位來。
以左為尊,左側的年長藩王,右側則是還未封王的皇子。
“開春便就要征伐倭國了,老三,老四,你們可有做什麼準備。”朱元璋在上首問道。
朱棡連忙起身行禮作揖,道:“啟稟父皇,如今孩兒已經秣馬厲兵,隻待開春之後,便將攻克倭國。”
對於這樣的回答,朱元璋顯然不是很滿意,太官方了。
忽悠彆人可以,忽悠自己不行。
“老四,你呢。”朱元璋再次問道。
隨即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朱棣。
和朱棡不同,朱棣現在可謂是藩王中的焦點人物。
這是在此之前,唯一敢於奉天殿上,朝堂之中,質疑過父皇關於儲君人選的藩王。
且目前來說,在行軍打仗這塊,也算是目前的朱棣,有過大功勞在身。
藩王們的消息,都是很靈通的,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多少都有些聽聞。
現在朱棣跟太孫之間那不清不楚的關係,很多藩王樂得看笑話。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朱棣太優秀了,很多藩王雖然不說,但心中妒忌的情緒都有的。
彆人不談,朱棡就是最為先鋒者了。
“啟稟父皇,兒臣已經加派人手,調查關於倭國附近,有關颶風的情況,目前已有多路小船出使。”
“有前元之鑒,兒臣希望能抓捕一些倭國精通海運百姓,且看能不能避開颶風。”
“有關海船,事關將士生死,兒臣也是派有親信嚴格把關,務必不得出絲毫差錯。”
“麾下兒郎,也都是在加強操練,多多熟悉水性,尤其是在暈船方麵,許多將士並不習慣,倘若貿然出海,極有可能戰力大失。”
一條條方案,一條條計策,在朱棣的口中娓娓道來。
朱棣在打仗這塊,對於細節特彆講究,包括情報之類。
戰前,更是會做好諸多準備,預防可能出現的情況。
單單就問話而言,朱棣的優秀,明顯在於朱棡之上。
朱元璋的目光,也是露出讚許和滿意。
唯有朱棡的眼神,變得嚴肅起來。
在軍事天賦,包括才能方麵,朱棡並不比朱棣差到哪裡去,但在統籌布局這塊,相差還是有的。
其實朱棣說的這些,朱棡多少也有些準備,隻是講述方麵,就要差很多了。
讓朱棡感到有些不解的是,朱棣為什麼會在這次家宴中,如此的表現自己。
因為目前大多數人,都是抱著觀望的態度,想要先行探明太孫的想法,和後續對於藩王的安排事宜。
朱棣如此鋒芒畢露,顯然有所圖謀。
朱英聽著,眼神中也認真起來。
朱棣講述的這些,其實說出來,並不覺得有什麼,好像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但能夠落到實地上,才是真正的本事。
很顯然,朱棣說的,都已經是落到了實處了。
“大孫,關於你四叔說的這些,你可是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朱元璋轉頭對朱英問道。
朱英起身作揖行禮,而後道:“四皇叔有先見之明,對於倭國事宜,自胸有成竹,孫兒並不太多補充。”
“倭國島嶼眾多,在行軍,尤其是海上行軍,須在乎颶風外,還得掌控方向。”
“自前元典籍記載,當初蒙元大軍兩次征伐倭國時,就有不少大船偏離航向,駛入茫茫大海,不知所蹤。”
“且對於倭國,並不僅僅作為征伐,於我大明之軍力征伐倭國,不算太大的難事,關鍵是後續於倭國管轄。”
“眾做周知,倭國並不富裕,地方更是荒蕪,現如今的有銀山在倭國境內被發現。這便是此次征伐倭國之重點。”
聽到太孫的話,朱棣眼中微光一閃。
很明顯得能感覺到,朱英正是在壓製他。
本來之前他和三哥朱棡間,體現出了很大的差距,可現在朱英把事情又轉到了治理上。
話外之意,征伐倭國的勝利,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後續才是重點。
把他剛才的表現,一下子衝淡了。
朱棡嘴角微微翹起。
他自然也感受到了。
藩王們心思各異,像是朱樉,好似沒有聽出來一般,自顧自的聽著。
在父皇,太孫,四弟談話間,大家也不可能去享受美食。
眾人覺得朱棣會有些惱羞成怒,讓人意外的是,朱棣起身行禮說道:“皇侄說得是,是我對此有些疏忽大意了。”
這番話一出,彆說藩王了,就連朱元璋的目光,都有些了些許的變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