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第一版的邸報,基本上已經印刷得差不多了,明日便能展開銷售,原本定於七日後再行發行的邸報。”
“本宮臨時改變了主意,爾等須在兩日內完成編撰校隊,而後立即出版印刷售賣。”
朱英也沒有廢話,直接就開始吩咐。
袁佳馳不由問道:“回稟殿下,兩日內我等必定完成殿下的吩咐。”
十幾個人,要是連那兩頁邸報都寫不出來,那也就不用混了。
朱英聞言,卻是搖頭說道:“本宮這次來,主要在於第二版邸報事宜。”
“之所以親自過來,主要緣故便是在這內容之上。”
袁佳馳作揖問道:“還請殿下吩咐。”
朱英也沒過多轉彎,直接開口:“如今大明征伐倭國在即爾等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於倭國的主要介紹,分析。”
“尤其是倭國斬殺明使,不臣大明,更是許多倭國官府成員,本就是倭寇組成,這些東西,都要詳細的介紹清楚。”
“最好再加一些關於倭寇侵犯大明的證據,還有在侵犯之後,當地百姓的生活情況。”
說到這裡,朱英看向袁佳馳問道:“可是懂本宮的意思。”
袁佳馳連忙作揖回道:“草民懂得。”
朱英滿意的點點頭,隨後目光轉動,旁邊的宋忠,立即傳令麾下。
四名錦衣衛,抬著兩個大箱子過來。
“這裡麵裝著的,便是倭寇犯我大明的記載,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須得好生斟酌。”
朱英交代著。
話都說得這麼清楚了,袁佳馳哪還能不明白其中道理。
這最為主要便是怎麼把大明百姓對於倭國的氣勢,給提升上來。
自古講究出師有名,而京師邸報的發行,自然就是為名聲,為大義。
.....
正陽大道,終於是開房了。
這一天的京師百姓,天還未亮就朝著正陽大道這裡趕來。
“快些,快些,這可是正陽大道,咱們怎麼也得趕上第一腳,聽說踩在上麵,能夠沾染上好運呢。”
“那可不是,昨日還是太孫大婚,現在這股子喜氣肯定沒有散去,趕緊去多吸兩口,好歹也算得點皇家喜運。”
“這太孫殿下,太孫妃的喜氣,真要是給沾上了,那可是萬事順利,財運綿綿啊。”
“難道不是多子多福嗎。”
“蠢貨,也不看看咱太孫殿下是個怎樣的人兒,咱們京師能有現在,那可都指望著太孫,才能有這般的好日子過嗎。”
“嘖嘖,千萬補貼,我這囤的米,都夠吃上大半年了,真的是感謝太孫殿下。”
“群英商會如此規模,用日進鬥金來說,都覺得有些少了,我看呐,太孫殿下怕是財神轉世。”
“屁,財神在太孫殿下麵前算個啥,真要有財神轉世,大約也隻是太孫殿下某個麾下。”
“有道理,有道理......”
正陽大道,足足三十丈寬,放在後世就是九十多米的寬度。
然而就是這樣的寬度,依然是容納不住京師百姓的熱情高漲。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山人海。
張伯帶著張三,來正陽大道這裡查看情況。
自然,最為主要的是,還是關於正陽大道兩側商鋪的事情。
如今在工部的幫襯下,兩邊已經開始建設,目前正在夯實地基的階段。
“張伯,殿下的意思是這正陽大道兩側的商鋪,以租賃為主嗎,一間也不給售出?”
張三有些疑惑的問道。
自從的事情過去後,張三也沒了錦衣衛的職位,便就再次回到了張伯這邊來進行幫襯。
雖說誤會最終還是解除了,但也沒辦法回頭,隻能是超前看了。
如今遠在西域的相好,也已經過來,張三心裡頭也算是安定。
“本來太孫殿下的意思,是把一部分商鋪賣出去,用來填補關於正陽大道這邊的費用。”
“不過我聽說,好像要修建更大的道路,直通南北,國庫那邊肯定要予以支持,不能說是商會裡麵全部掏錢。”
“這麼一條官道,就是說將商會都給掏空了,也修建不起來。”
“這般算來,也就沒有必要過多去填補花費了,最近商會的錢財也還算充足。”
“這兩側商鋪,現在售賣的話,價格過於低了,如今京師越發繁榮,這商鋪定然會跟著水漲船高,是以先留在手中再說。”
“按照太孫殿下的指示,兩年一租,到期著優先續約。”
張三不懂商道。
但是看著正陽大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傻子都明白,隨便一個鋪子,都是絕佳的旺鋪,且還是身份的代表。
彆管做啥子生意,那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握在手中,才是關鍵。
就在此時,張伯突然眉頭皺起,鼻子嗅動。
“張伯怎麼了。”張三不由問道。
張伯沉聲道:“我聞到了倭寇身上那股子味道。”
“那些家夥,竟敢來到咱們大明京師,真是膽大包天。”
張三頓時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不過周圍掃視一番後,卻也沒看到什麼可疑人物。
“張伯,會不會是錯了。”
張伯搖頭道:“這股海腥子味,我便是化作灰,也絕對不會忘記。”
張伯並非漢族,屬東海女真,也就是常言的野人女真。
作為東海女真一個小部族的族長,他可沒少跟倭寇打交道。
曾經有兩個兒子,就是死在倭寇的手裡。
倭寇可不僅僅是侵犯大明,對於所有沿海周邊,都是倭寇們的目標。
對於倭寇,張伯可是太熟了。
“彆用眼睛去看,這些倭寇跟咱們大明人很是相像,從麵容上根本分不出來,但是他們身上的味道,絕對騙不了我。”
張伯語氣肯定,在沒有遇到朱英前,張伯的部族跟倭寇可謂是死仇。
多少弟兄手足,都是倒在了對抗倭寇的道路上。
張伯稍稍猶豫,左右看了看,而後拉著張三,仔細探查起來。
某個酒樓。
一男子望向窗外繁榮熱鬨的場景,不由道:“龜田君,這大明,當真是繁榮,我們倭國比之,是天跟地的區彆。”
“來到大明不過半年,我都已經不想回去了,用他們的話說,那叫樂不思蜀。”
龜田聞言,不悅道:“難道你想背棄天皇的榮光嗎。”
聽到這話方才說話那人,連忙開始表達對天皇的忠心,這才讓龜田君滿意的點點頭。
“我們這次過來,最為主要的就是看能不能偷到大明火器的製造方法,尤其是那連城牆都抵擋不住的火炮。”
“若是能夠回去,天皇陛下一定會大大的賞賜我們的。”
兩人說話聲音很小,用的還是倭語,根本不怕偷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