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爺孫辯論_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5章:爺孫辯論(2 / 2)

從之前的諸多建議,學習情況,包括十歲以來的輝煌成就,都足以證明大孫在很多方麵,並非是誇誇其談,而是很認真的去思考,去琢磨。

大孫這般優秀,自己為何要攔著呢,哪怕是改革失敗了,難道自己輸不起嗎。

想到這裡,朱元璋對著朱英沉聲說道:“大孫的想法,咱從未聽聞過,也不清楚往後如何,但咱是你的爺爺,咱身子骨還硬朗著。”

“不管大孫有什麼想法,都放開膽子去做吧,咱在後麵支持你,即便是失敗了,咱這個做爺爺的,來給你擦屁股。”

說到這裡,朱元璋突然就笑了起來。

大孫約莫三四歲前,很多自己都是自己這個爺爺,親自動手給大孫擦屁股呢。

現在長大了,自然還是得自己這個爺爺,給大孫擦屁股,彆人也沒這個資格。

朱英略帶驚訝的看向老爺子,他都已經放棄了,沒想到峰回路轉,老爺子突然就同意了自己的想法。

“爺爺還請放心,不管是在哪方麵,孫兒絕不會大刀闊斧,影響大明根基,當是一步一個腳印,穩打穩紮著來。”

朱英鄭重的說道,他本身也不是冒失的人,自然不會輕易去影響過於重大的改革,而是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慢慢來的。

之所以在第一時間發展火繩槍,而不是去進行農業的製造,就是根據現如今大明的國情出發。

在朱英的想法中,太大規模的戰爭不能打,但是小規模的戰役,完全沒有問題。

這般就能將大明內部的矛盾,逐漸的向外轉移,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沒有經曆過打仗洗禮的士兵,永遠都隻能是一個新兵蛋子,一旦遭遇到緊急情況,跟老兵完全不在一個級彆上。

而且有火繩槍,也可以快速平定大明內部的一些小的動亂。

聽到大孫的回答,朱元璋輕輕點頭,對於大孫沉穩的性子,他還是很放心的,如今的大孫,根本沒有給他任何年輕人的衝動,血性。

反而跟自己這個六七十歲的老家夥一般,過於老辣。

心下微微歎息,朱元璋知道如今這般的性子,皆是大孫生死之間換來的,經曆的事情太多,自然就會變得沉穩起來。

既然得到老爺子的認可,朱英也不想在這方麵談論過多,氣氛過於沉重了些。

轉而問道:“爺爺,如今的國庫的收入,是不是負擔比較大呢,現如今大明的良田也不在少數,為何有種捉襟見肘的感覺。”

聽到這話,朱元璋不由說道:“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若是風調雨順,以大明如今的情況,當然不是問題,隻是這老天爺太過於不作美了些。”

“你是不知道呐,現如今每年,各地災荒不斷,賑災的錢糧,幾乎都占據了國庫歲入的一半,便是說河南布政司吧,單單從今年二月黃河決堤至今。”

“這前前後後,賑災的糧食就運了至少有百萬石之多,如今秋糧未入,皆是存糧,恰好卡在這個點上了。”

聽到老爺子的解釋,朱英表示能夠理解,今年河南是屬於重大受災地區,災荒不斷。

而且這樣的維係,可不僅僅是現在,河南的秋糧肯定是大幅度的下滑了,到了冬季,也隻能指望朝廷從各地調集糧食支援,才可能撐得過去。

要一直維係到明年的夏糧收割,才能穩定下來。

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災情得過去了才行,不然又來一波,相當於雪上加霜,情況將會更為艱難。

“家大業大,便就是如此了,明日咱讓戶部將國庫的情況拿過來給大孫瞧瞧,自然就明白咱這心中的苦衷了。”

“那些個開支哦,咱看了都得頭疼。”

在大孫麵前,朱元璋說話就放鬆很多,也沒什麼好顧忌的。

大明去年歲入大約是三千多萬石稅糧,看似巨大無比,但開銷也是非常大的。

其中最大的開銷,自然就是在軍備這一塊。

一個士兵每月需要兩石三升,一年便是二十七石六升,如今大明常備軍大約在一百二十萬。

不打仗的時候,將士們屯田,大部分自給自足沒問題。

隻是這般大軍,局部作戰也是幾十萬的調動,每年至少都是千萬石以上的軍餉。

這還僅僅隻是按最低的大頭兵口糧核算,實際上按照軍中等級,中層軍官當然會更多。

每年的歲入稅糧,約莫一半要用到軍餉上麵。

然後是官吏的俸祿,還有龐大的其他方麵開銷。

其實這般算來,好像還能剩下一些,但實際上這已經是目前最高的歲入了,在大明建國的那幾年,稅糧少得可憐。

現在的歲入,還得去還前麵的虧空。

像是河南,這般大的災荒,今年隻能大範圍免稅,維持到災荒過去。

河南一年也才兩百多萬石的稅糧,現在就單單二月至今不過四個多月的時間,就掉了二百多萬石過去賑災。

其中還有賑災軍隊的損耗,等於是災民目前無法創收,隻能靠朝廷養著。

“其實關於在稅收這塊,孫兒有些不同的想法,爺爺聽下,看是否能夠施行。”朱英斟酌了一下,開口說道。

“大孫快些說來聽聽。”朱元璋眼睛一亮,頓時問道。

關於征收稅糧這塊,朱元璋可謂是傷透了腦筋,在實行方麵也是反反複複進行修改。

現如今大明實行獨特的‘糧長製度’。

在洪武四年的時候,朱元璋令戶部計算州縣田賦,以納糧一萬石為一區,選其中‘田土多者’的地主,擔任糧長,負責該區田賦的督收和繳納。

糧長征收田賦,分為“存留糧”和“起運糧”,存留糧由本地州縣開支,起運糧運往外地。

其中運往京師的稱為京運,運往外地衛所的稱為“對撥”,“京運”部分則是由糧長親自押運。

糧長待遇極為優厚,凡糧長按時運糧到京師的,朱元璋往往親自召見,諭勞嘉獎,有才能者還能留下做官。

如烏程糧長嚴震,“每歲率先輸糧”,得朱元璋嘉賞嗎,目前授布政司參政。

在洪武八年的時候,朱元璋還給糧長以律法上減罪的特權。

糧長可不僅僅是運糧,還負責當地跟耕種有關的其他職能。

朱英對於大明現在的賦稅情況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今天他想提到的,便是關於丁銀製度的問題。

沒有遲疑,朱英鄭重對老爺子說道:“攤丁入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妖孽小醫仙 八零文工團美人,清冷空少撩紅溫 在修仙世界的悠閒生活 重返頂流,從參加向往開始 重生末日變成貓 陰陽網店 閃婚後,七爺的禁欲人設崩塌了 傲嬌季總又哄不好了 重生:回到2014逆天改命 我在原始時代當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