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法子,如何可能是大哥提出的呢。”
朱允炆有些不相信的說道。
“整個大明的製度,都是陛下耗費無數心血所製定的,如今這般多年若非有大變故,定不會輕易做出改變,更何況是跟賦稅有關。”
“唯有他人乾擾,陛下才會如此堅持。”
呂氏心中,此刻已然出現了一種不妙的感覺。
但現在朱允炆並沒有理會其中的意識,反而再次問道:“那這不是挺好的嗎,若真是大哥提出的這般策略,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有和區彆。”
“攤丁入畝,取消丁稅,但凡有識之士都能看出,這便是在危害我大明利益,何其愚蠢。”
聽到朱允炆的聲音中,還帶著一些興奮,呂氏不由訓斥一句:“愚昧!”
呂氏感覺到有些心累,自己這個兒子除了像他父王一般仁和寬厚,在其他方麵真是讓人失望了。
人雲亦雲莫過於此了,沒有一點跳出局外看待事情的能力。
若不是自己的親兒子,呂氏真想就不管了,隨他去算了。
現在呂氏唯一還在堅持的因素,隻是作為母親,現在又沒了丈夫,不想允炆離自己太過遙遠。
若是允炆不能當皇帝,做了藩王肯定要就藩的,到時候一年到頭都不見得能看上兒子幾眼。
“娘莫要生氣,是孩兒說錯了什麼嘛。”朱允炆有些委屈的說道。
呂氏頗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無奈解釋說道:“你首先要想一想,你皇爺爺是怎的人物,那是奪取天下的影響,大明的建立者。”
“為娘前麵就說過,整個大明的章程,都是在你皇爺爺主導下建立,你都能想到,難不成你皇爺爺就想不到嗎?”
“這麼多群臣都能想到的事情,你皇爺爺還能不清楚,即使是不清楚,大臣們也都提出來了,那為何你皇爺爺還要堅持呢?”
聽到娘親的話,朱允炆恍然大悟,不過馬上又疑惑問道:“對呀,娘,為何皇爺爺還要堅持呢,難不成是被大哥迷惑了不成。”
呂氏隻感覺自己額頭上的青筋暴起,這一刻沒有其他的想法,隻想召集太監,將在前殿的黃子澄狠狠的暴打一頓。
這什麼翰林學士,就是這麼教自己兒子的嘛。
感覺兒子允炆,在這儒家學問裡,整個人都變得不好了,在智謀上跟本身的年齡,是相當的匹配。
兒子小時候多聰明呀,跟這些文人都學了些什麼東西。
除了會幾句之乎者也,其他的半點也無。
深深的吸了口氣,呂氏這才平靜下來。
朱允炆顯然也察覺到娘親的麵色不是很好,不過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哪裡說錯了。
平緩了一下心情後,呂氏再次解釋道:“既然你皇爺爺能夠懂得,卻還要堅持,隻要一種可能。就是這件事情,本身還有後續相對應的策略。”
“陛下現在隻是將前半部分推出來,借此試探一下群臣的反應和能力,如若為娘猜得沒錯,此刻華蓋殿中,陛下正在將後續的有關策略,講給真正的幾個大臣在聽。”
......
華蓋殿中。
各部尚書,還有數位殿閣大學士,一臉的震撼,目光中全是不可置信之神色。
“這天下間,真有如此作物,能夠有畝產千斤,這不可能,這怎麼可能。”某殿閣大學士喃喃說道。
“好大的膽子,竟敢質疑陛下言語的真偽。”那位大學士話音剛落,立刻旁邊的大學士馬上就嗬斥一聲。
顯然大學士之間,也並不是完全平和,中間矛盾不小。
先前說話的大學士,嚇得連忙跪地向朱元璋求饒:“陛下,臣愚鈍,剛剛隻是心中過於驚駭,這才失態。”
朱元璋看了一眼,隨口說道:“無事,咱最初聽到這事的時候,也是不敢相信,不過爾等也莫要急躁。這些作物的糧種,要不了多久就能送來。”
“是驢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不就知道了嗎,不過爾等要提前做好準備,待糧種到了要妥善安置,並且準備好地方,馬上進行栽種。”
“待到明年開春,要有足夠的糧種發給百姓,關於作物的情況咱也跟你們說明了,看如何將此事完善妥當。奉承的話,就不必多說了。”
隨著朱元璋的吩咐,眾多大臣眼中精光,同時也明白了在早朝時候,關於攤丁入畝,取消丁稅的對策緣由。
這般安排下來,丁稅在這些作物上麵,真的隻能算非常小的一部分,大明將會有足夠的糧食儲備。
雖然有些疑惑,為何陛下能夠找到這些作物,如此作物,朝堂之中竟然一點風聲都沒有。
不過這些事情,也不是他們可以去插手的,顯然這其中定然是重大秘密。
朱元璋看著離開的大臣們,眼角都含著笑,不禁對著旁邊的劉和說道:“咱大孫真是能耐,咱有時候感覺呀,便是現在讓他來乾皇帝,都已經完全可以了。”
劉和聽到這話,不由一個哆嗦。
支支吾吾的說道:“殿下雖極為聰慧,但尚且年幼,大明整體事宜,陛下掌控才不會出現亂子。”
朱元璋聽完,卻是說道:“咱大孫呐,什麼都好,就是咱有時候感覺,他對朝堂上的一些議事完全沒有興趣。性格上比咱還要強一些。”
“咱跟大孫相處這般久,發現唯有在打仗上,大孫才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倭國那邊,恨不得立馬就開大軍壓過去。”
“大孫說的那些金山銀山,約莫是真有的,但咱看大孫的心思,並不是在那金山銀山上,仿若是另有所圖。”
朱元璋何其敏銳,作戰多年,又治理大明二十五年,什麼人沒見過。
朱英的一些想法哪裡能夠逃得過朱元璋的眼睛,隻是對於自己的大孫,朱元璋在很多時候,都是讓著的狀態。
這天下能夠讓朱元璋讓著的,除了朱英也沒彆人了,哪怕是當年的馬皇後,有什麼意見都是好言相勸,如何也不會跟朱元璋對著來。
太子朱標要是讓朱元璋不舒服了,抄起棍子就一頓好打。
但這大孫,那就完全不同。
朱元璋感覺到,這大孫他是真跑呀,皇位不要了也有跑路的想法。
就算是猜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固執得很,都讓著自己。
隻是朱元璋能有什麼辦法呢,這皇位不給大孫還能有誰。
至少從目前的表現上來看,最適合的便是大孫無疑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