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消息,朱元璋輕輕點頭,還算是比較滿意。
感受了一下,身體也沒什麼不適,伸了個懶腰,就準備起床。
動靜不大,不過朱英還是醒了過來,
“爺爺,身體可是好些了嗎,劉和,快把太醫叫來。”
聽到大孫的關心,朱元璋笑著回道:“咱身體硬朗得很,這就是睡一覺,哪有什麼事情。”
朱英不同意,堅持要讓太醫過來複診。
朱元璋笑嗬嗬的答應了。
很快,太醫就被傳喚過來,把脈之後,表示並無什麼問題。
“咱就說了,能有什麼問題,咱自己的身體還能不清楚嘛。”朱元璋說道。
朱英回道:“爺爺,你的身體,可是關乎天下安危,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容不得絲毫疏忽大意。”
朱元璋聞言回道:“行,咱都聽大孫的,咱現在也醒來了,大孫你好生去歇息一番,莫要累著了。”
“爺爺,孫兒不累。”朱英回道。
他這個是實話,以朱英現在的身體素質,一天一夜不睡覺,還真沒啥感覺。
“莫要和咱強,聽話,歇息去。”朱元璋似乎有些不高興的說道。
“好吧。”
隨著朱英的離去,朱元璋讓寧妃也離開了。
“說說吧,咱昏厥的這一天一夜,宮內外可是有什麼動靜。”
朱元璋對蔣瓛還有劉和問道。
劉和道:“回稟陛下,長孫殿下除了守候在陛下身邊,沒有任何其他的指令,倒是寧妃娘娘來了後,下令所有人隻能在殿外探望,不得入內。”
“宮裡的殿下們都過來了,其他人沒有特彆的,唯有允炆殿下,在回春和宮不久後,就直接去了宗廟,給陛下祈福。”
朱元璋聞言,有些感歎的說道:“允炆真是個好孩子,有孝心,咱是沒看錯他呢,這個孩子,像他父親心胸寬廣。”
“本來咱都定了他當太孫,現在他大哥回來,咱還以為他心裡會對咱有意見呢,如今看來,是個好娃。”
感歎了幾句後,朱元璋把目光看向蔣瓛。
宮內的事情,自然是劉和負責,宮外的事情,便是由蔣瓛負責了。
蔣瓛行禮道:“回稟陛下,文武百官們皆是沒有其他舉動,唯有涼國公藍玉,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等人相聚一堂。”
“個中商議何事,臣不得而知,外有侍衛把守,無法聽到,不過長孫殿下派秉筆太監郭忠過去傳令,責令其不得輕舉妄動,查看京師各衛所行事。”
“而後涼國公等人分頭行事,按照長孫殿下的指示,其涼國公在商議結束後,帶了衛兵去了曹國公府。”
“與曹國公相談兩炷香的時辰後,便離開了,不過現如今曹國公府被涼國公帶去的衛兵把守,看這情況暫時不會撤離。”
朱元璋聽完,冷哼一聲。
“這些個蠻將,最是喜歡搞事情,還是咱大孫有遠見,不然這些個家夥,還不得捅翻天。”
“商議,商議個什麼還用想麼,無非就是帶兵入宮那點事情,咱還能不明白。”
“看似是為了擁護大孫,實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生怕被觸動了。”
“這些人,看來必須要好生整治一番才行,否則到時候大孫或許還要費上許多手腳。”
說到這裡,朱元璋心中已經開始沉思起來,該要如何整治。
殺現在倒是不用殺了。
大孫的能力完全可以鎮壓得住,大的風浪也翻不起來,但還是需要好好打磨打磨。
思索了一番,朱元璋還是決定這件事交給大孫處理。
而後繼續問道:“曹國公那邊,現在是個什麼情況,這些時日,他和允炆見麵次數可多。”
蔣瓛回道:“陛下,曹國公近月以來,沒有和允炆殿下再見過,而且這次陛下昏厥,曹國公也沒有人傳告消息。”
“曹國公得到消息,當還是涼國公過去才知曉的。”
朱元璋點點頭,對於李景隆他很是欣賞。
首先是外甥的兒子,也屬於一家人,在忠誠上麵,肯定沒有任何問題。
模樣也長得不錯,天生貴胄,和他父親,包括大多數的武將完全不同,頗有些文臣的風骨在其中。
這些年交給他的事情,練兵亦或是茶馬互市都處理得不錯,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朱元璋是想要著重提拔。
隻是因為允炆和其的關係,朱元璋擔心兩人相互勾結,達成密謀,所以對於李景隆回京後,一直都是冷處理。
“景隆這孩子,咱打小就看好呀,現如今看來,也是知進退懂分寸的,很不錯。允炆和景隆,都是好孩子。”
“到時候咱要跟大孫好好說說,這些自家人,也不能太過忽視了,該用還是都用。”
“明年征伐倭國的事宜,也讓景隆去見識一番。”
朱元璋隨口說著,不過說到倭國,倒是想起一件事情,便對蔣瓛問道:“高麗那邊,不是咱大孫派過去的道衍法師,成了高麗國師,還整了十五萬大軍。”
“不僅僅掃蕩高麗沿海倭國,還要征伐對馬島,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了。”
對於曾經朱棣麾下道衍這個人,朱元璋幾乎沒怎麼關注過。
當初大孫對其重視的時候,他還有些疑惑。
一介和尚,有啥需要這般重視的。
現在事實證明,大孫看人的眼光是真的準,這個和尚,是真的能搞事情呀。
看目前這個架勢,怕是大明還未出兵,倭國就已經被其搞得不得安寧。
蔣瓛道:“回稟陛下,目前在高麗那邊,道衍法師大力造船,不過趕工出來的船隻,遠海怕有些不足。”
“抵達對馬島應當是沒有什麼問題,進攻倭國本土的話,就有些力有未逮,照臣看來,更多的可能,就是占據對馬島,而後屯兵其中。”
“主要的攻勢,也應當是在明年,配合我大明大軍,對倭國進行夾擊之勢。”
朱元璋點點頭,高麗單憑一國之力出征倭國還是比較難的。
主要是因為倭國長期在海上,戰船很多,而且士兵們也很是熟悉水性。
雖說現在剛剛平息,可也不是高麗能夠打下來的。
“看來大孫在高麗那邊,應該還另有安排,不然道衍這個和尚,十五萬大軍應該是撐不到明年去了。”
朱元璋戰爭智慧卓越,非常清楚十五萬大軍對高麗的負擔。
沒有外來支持的情況下,道衍也很難一直強行掌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