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朱元璋已經下了諭旨到寶鈔提舉司,開始限製寶鈔提舉司的印刷。
當市麵上的寶鈔開始變得稀少的時候,那麼寶鈔的價值,就可以得到提升,不會形成泛濫。
說起來有些好笑。
朱英在收到這些寶鈔時候,第一時間不是儲存,而是集中進行銷毀。
當然銷毀的僅僅是利潤部分。
這就相當於,給老爺子在擦屁股了。
就在朱英大搞商業活動的時候。
高麗姚廣孝那邊,已經開始準備進軍對馬島了。
“國師,現在才過一個多月,不是說兩個月後,才正式進攻對馬島嘛,為何突然就提前了,弟兄們都還沒準備好呢。”
衛光不由問道。
就在剛才的會議上,姚廣孝提出,在三天後就出動八萬大軍作為先鋒部隊,直接進發對馬島。
當然,之所以是八萬大軍這個數目,是因為目前所有的船隻加起來,也隻能搭載八萬人過去。
衛光之所以提出疑問,是因為目前很多的糧食都還在路上,正在源源不斷的彙集到大軍之中。
眼看後勤的保障逐步穩定下來,國師卻要直接開戰。
“兵者,詭道也,總不能貧僧說過兩個月,就真的過兩個月吧。”
“如今貧僧得到消息,大量的倭寇都在朝著對馬島聚集,在這個時候,對方的軍營中,自然是一片混亂。”
“且在這個時候進攻對馬島,即使是在攻勢不利的情況下,也能起到圍點打援的效果。”
姚廣孝緩緩的解釋說道。
聽到這話,衛光想要開口,但是看了看周邊的其他將軍,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從話語中來說,姚廣孝這樣的說法,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然而在實際上,卻有著很大的出入。
首先是八萬軍的糧食供給,按照目前國師這意思,是根本沒打算補充運送糧食船隻。
也就意味著,大軍頂多隻能攜帶十天左右的口糧,就得跟對馬島乾上,且還隻能是速戰速決。
若是被拖住了,怕是沒等敵軍進攻,就自行崩潰了。
其次,現在的軍隊數目雖然多,但實際上多數的兵卒,都是一些旱鴨子。
暈船先放一邊,大部分都是不習水性。
近段時間,所有的將軍都在讓兵卒們進行海上作戰的訓練,就是為了提前適應這種作戰情況。
船隻的有限,導致現在七成將士的海上訓練還沒有達到效果,就要趕鴨子上架。
這讓衛光有些擔心。
其他的高麗將軍雖然沒有說話,很多人的都有些不滿。
感覺像是姚廣孝這般和尚,對他們進行軍事指揮,心中有些不服氣。
姚廣孝看著這一幕,淡淡的說道:“據細作那邊傳來的情報,對馬島內本地不過五千戶左右,此番倭國那邊,也僅僅是有兩萬多人駐紮。”
“我等八萬人對兩萬人,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或許在很多方麵,眾位將軍舉得時機還不成熟。”
“但大家要知道,現在的倭寇們,也是在不斷的聚集,若是等久了,我等將會受到更大規模倭寇的騷擾。”
“擅長海戰的倭寇們,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損失。”
聽到國師的解釋,諸多將軍相互對視一眼,也覺得有些道理。
最終還是認可了下來,在散去會議後,就立即開始調動大軍,籌備進攻。
衛光在最後,並沒有離開。
待所有人都走完後,這才苦笑著對姚廣孝說道:“國師,這樣做的話,是否過於殘忍了一些。”
衛光已經是徹底的明白了姚廣孝的想法。
在姚廣孝這裡,根本就沒把高麗士兵當人對待,甚至不在乎所造成傷亡情況,強行作戰。
要知道,在目前近十八軍的數目中,能戰之兵,連一半都沒有。
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屯田兵,武器軍備都非常的落後。
尤其還是海上作戰,顯然姚廣孝這是要拿命去填。
“衛將軍誤會了,貧僧是出家人,自然不會作出枉顧性命這樣的舉措,隻是就目前來說,我們已經不可能給倭國那邊太多的準備時間。”
“倭國國內目前的情況,衛將軍也應該也是有所耳聞的,便就相當於我大明立國之初,百待廢興。”
“在這個節骨眼上,越早出發,便就越能迅速的將倭國,拖入到戰爭的泥沼中來。”
“這般情況下,我大明之軍在明年開春後,進發倭國時,受到的阻力,就能減少許多。”
姚廣孝的話,在衛光耳邊回蕩。
衛光聽完後,再沒有了反駁的心思。
涉及到大明,高麗這邊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之所以衛光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在高麗生活的這些年,已經開始逐步的融入到高麗的生活中去了。
在長相上,高麗百姓和大明百姓,並沒有什麼區彆。
所以,衛光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看著衛光離開的背影,姚廣孝不由道:“明明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將軍,卻還懷著菩薩般的心腸,有點意思。”
“在長孫殿下的這些將士中,還是其他成員中,似乎都跟衛光這樣的想法差不多。”
“難道這是因為受到了長孫殿下的影響嘛。”
姚廣孝眉頭微微皺起。
這樣的細節,一般人很難發現,但對擅長研究人心的姚廣孝來說,卻如黑暗中的燭火,十分惹眼。
尤其是所有跟隨長孫殿下的核心成員,這樣的特性更加的明顯。
軍隊濫殺無辜,搶占糧食這樣的事情,本來就是一種習慣。
但包括以衛光為首將軍在內,對於百姓,可謂真是仁義之師。
“或許,唯有這樣的長孫殿下,才會值得眾人的跟隨吧。”
“隻是長孫殿下的麾下,可不能全是這樣的人,總有些肮臟事,需要人去做。”
“貧僧卻是不在乎這些!”
姚廣孝不由感歎說道。
從一開始,姚廣孝在征伐倭國的同時,也準備大量消耗高麗的兵力。
隻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將高麗化作大明的一部分,才會變得容易許多。
他需要的是結果,至於這個過程如何,不重要了。
三日後,
沿海邊上,數百大小船隻搭載著浩浩蕩蕩的八萬大軍出發。
而在這批人員中,九成九的,都是高麗將軍和兵卒。
衛光等人,並未在其中。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