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前世被催婚的命運,到了今生又來。
朱元璋看著朱英有些不情願的神態,不由再次強調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怎麼,你還想讓咱連抱重孫的機會都沒有嗎。”
朱英聞言,知道老爺子這是上綱上線了,解釋道:“爺爺可彆瞎說,我可沒有不成婚的意思。”
“好歹我也是個血氣男兒,也並非不近女色,隻是早些年四處漂泊,哪有什麼心思安家。”
“真要隨便娶個閨女,那豈不是害了人家。”
聽到朱英的解釋,朱元璋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你這小子,都已經滿十八了,這麼多年都沒碰過女人,想必勁大得很。”
“怕是一個不夠,咱還得給你多多物色幾個,最好是連著給咱多生幾個重孫來,讓咱也享下清福。”
聽到這話,朱英顯然有些尷尬。
不過為了自己的終身大事,還是說道:“爺爺,你給我找媳婦的時候,可不能隨便找,多少先讓我看上一眼,喜不喜歡再說。”
朱元璋也沒想到朱英竟是能提出這等要求,訓斥道:“娶妻娶德,納妾納色,咱幫你找個賢良淑德的妻子,至於小妾,到時候自己尋去。”
聽到這話,朱英突然想起來了關於安南那邊的事情。
於是將跟自己布局安南的想法,說給了老爺子聽,隻是沒有提到安南開國的事。
朱元璋何等聰明,一下子就聽出了朱英的核心想法。
“好個大孫,咱說你怎麼總是想著要往外跑,原來是想著謀取安南。”
哪怕是朱元璋聽到這些話,心裡頭都有些震驚。
在錦衣衛收集到關乎大孫的情報資料中,朱元璋隻是模糊的覺得,大孫應該和邊疆那些行商差不多的概念。
但是剛剛聽到朱英對於安南事務的熟係,還有人馬的安排,和其中的想法,頓時就明白。
這個大孫,恐怕還真是超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麼樣的商人,竟是敢把主意打到一個國家上麵。
安南可不算什麼很小的國家,在諸多朝貢國力,也算是勢力不錯的,哪怕是大明想打,也得謀劃安排一番。
而在大孫的述說中,對於安南的安排,早就埋下了很深的釘子,言語中更是聊到了一些安南朝廷裡的事情。
足以說明,大孫的暗子,已經滲透到了安南的朝廷中。
至於安秀公主這個事情,已經不用太過在意了。
“我這不也是沒辦法嘛,這些年四處漂泊,總得找個地方落腳。安南那邊的位置不錯,尤其是海上航路四通八達,想來是個落腳的好地方。”
朱英解釋著說道。
朱元璋頓時有些無語,你的落腳,就是把整個安南國都整下來?
況且按照大孫話裡的意思,貌似一個安南,還不是他的最終目標,談到安南周邊的那些小國。
就好像談到自己家裡的後花園一樣。
到這一刻,朱元璋也算是明白,為什麼大孫早前總是談論海禁的問題。
腦海裡一道靈光閃過,朱元璋有些狐疑的看向大孫,問道:
“你當時不斷慫恿咱去打倭國,是不是想趁著攻打倭國這個時間,咱大明無力顧及安南事宜,趁此機會,謀劃安南。”
“不管咱能不能把倭國打下來,等到時候一切結束的時候,安南已經被你掌控在手裡。”
“哪怕是咱心裡不願,也隻能封你為安南王。”
朱元璋心裡越想越是清晰,一圈子轉下來,沒想到之前自己還沒暴露身份的時候,無意中就成了大孫手裡的刀。
朱英聞言,不知如何回答。
他沒有辦法否認,早前聽老爺子說,是殿閣大學士的時候,其實心裡麵就有這個謀劃。
當然大明打不打倭國,對他來說相差都不大,哪怕不打,他也不會說放棄安南。
隻是用倭國牽扯大明的精力,在謀劃安南這件事上,不會出現太多的意外因素。
看著大孫半晌沒有回答,同時有些尷尬的模樣。
朱元璋頓時老懷欣慰。
他很想驕傲的告訴所有人,這就是咱的親大孫,哪怕流落在野又如何。
當年自己能打下這大明江山,不可否認是時勢造英雄。
但是自己的親大孫,卻是英雄造時勢。
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
好個大孫,真是不錯。
朱元璋此刻心中有一種被超越的感覺,這讓他的心裡很舒服。
所謂望子成龍。
自己的大孫超越自己,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有如此大孫,何愁大明帝國後繼無人。
朱元璋本身其實也是一個很自我,很驕傲的人。
皇帝自古孤寡道,但是今日,朱元璋卻遇到了誌同道合之人,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己的親大孫。
如此,當浮一大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