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畢,石靜霞招了招手,示意我們後退。
確認安全之後,紅狐狸調走了那兩個塑料袋,三步一回頭,望著石靜霞,好像再感謝她一樣。
“去吧,小狐狸,希望你們健康成長。”
這個世界真得特彆奇妙,誰也不會想到,就在不久的將來,紅狐狸前來報恩,救了我們所有人一命。
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之前探測的時候根據探洞深淺,已經找到了券頂的位置。
換句話說,就是直接找到了鍋蓋,隻要能夠順利揭開鍋蓋,直接就能出菜了。
雷管很快就順著探洞放了下去,引爆的任務交給了畢超,作為土生土長的榆林人,他說小時候還把雷管當炮仗放呢。
我隻能說算這小子命大福大,能活到今天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我們都躲到了一個沙丘後麵,就聽“砰”的一聲,爆炸波掀起一層雪浪,向四周擴散,雪地上“沙沙”作響。
跑過去一看,清冷的月光下,一個直徑將近一米的盜洞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裡麵還往外冒著硝煙,空氣裡彌漫著淡淡的火藥味。
外麵的沙子像水流一樣流進盜洞裡麵。
我說道:“快,下大油桶。”
鼻大炮把大油桶滾了過來,我和畢超上去幫忙,一起將大油桶塞進了盜洞裡麵,擋住了流沙。
等硝煙散儘,鼻大炮綁好攀岩繩,拿著工具說道:“哥,我先下。”
“小心點。”
鼻大炮一邊下一邊在盜洞兩側挖出了腳窩,這樣一來,就算沒有攀岩繩,也能順著腳窩爬上來,這叫做以防萬一。
過了一會兒,一陣電波聲傳來,對講機響起了鼻大炮的聲音。
“哥,下麵有淤土。”
淤土的出現對於盜墓賊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因為對於古墓葬來說,出現淤土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人捷足先登了,上麵的土質順著盜洞落下,形成淤土。
一聽這話,張玲臉色微變,嘀咕了一句:“真是擔心什麼來什麼。”
眾所周知,漢代厚葬成風,盜墓賊最喜歡的也是漢代墓葬,運氣好的話一鍋肉就可以躺平一輩子了。
所以,才有“漢墓十墓九空”的說法。
我急忙按下按鈕問道:“仔細找找,看看有沒有行灶子或者老鼠洞?”
“好的。”鼻大炮答應了一聲。
解釋一下,行灶子是北派各支派之間對於彼此所挖盜洞的稱呼。
以前農村一旦有紅白喜事,都會找工匠砌築一個臨時的灶台,用來燒水做飯等等,有的厲害手藝人一連砌築五六個灶台連成一串,同時燒火使用。
由於是臨時性的,完事就會被拆除,所以被稱為行灶子,有的地方也稱為“地龍”。
我們盜掘永陵地宮的時候,每次都是丁老頭封爐子,其實也是來源於此。
南北派之間不能說是水火不容,反正誰看誰都不順眼,我們稱他們是水老鼠,把他們打的盜洞叫做老鼠洞。
這一點南派一直不認,因為他們的盜洞是方形的,但也就這麼一直叫了下來。
南派則叫我們旱鴨子。
對講機紅燈一亮,鼻大炮說道:“狗日的,就在咱們的盜洞旁邊,還真有一個盜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