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像是打撲克,知道了對方的底牌,我便有恃無恐,反倒是不急不躁了。
“黎把頭,還有煙嗎?”
黎芸遞給了我一支雪茄,纖纖玉指按了一下,“吧嗒”一聲,火苗竄了出來。
她捂著火苗送了過來,我叼著煙抻長了脖子,火苗突然跳動了一下,我一抬眼皮,黎芸眼睛一睜,好像在問我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我假裝沒看見,猛吸了兩口氣,頓時就感覺嗓子變成了煙囪,煙熏火燎之下,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哎呀我日,這不帶把是不行,嗆死我了。”
咳嗽兩聲,我又對黎芸說道:“黎把頭,雪茄就得用洋火來點,要不然沒有感覺。”
“切,還洋火,那叫火柴,你個鄉巴佬。”
我突然想起了鼻大炮經常掛在嘴邊,罵城裡的那句話,但我沒敢說出口。
那時候,好多東西都帶個“洋”字,比如洋火、洋蠟、洋芋、洋柿子等等,還有白事吹奏的洋鼓洋號。
我翹起二郎腿,一手搭在黎芸的椅子背上,黎芸一巴掌把我的手臂打落,我重心不穩,差點跌坐在地上,椅子腿發出“嘎吱”一聲刺耳的聲響。
“手給你剁了。”
裝逼不成反被乾,在國際友人麵前我有點顏麵掃地,輕咳兩聲,撣了撣身上的煙灰,使勁掰著腿又翹起了二郎腿。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有點二球了,但這是我刻意為之。
正所謂兵出奇招,我要讓尹大基覺得我是一個潑皮無賴,這樣他用來對付一般合作夥伴的方法就會失靈。
這麼做不是心血來潮,那是有理論依據的。
晚清重臣李鴻章一生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三十多個不平等條約,其中包括《中日天津條約》、《馬關條約》、《辛醜條約》等著名條約。
這些無一例外都是喪權辱國的條約,讓李鴻章背負了千古罵名。
但是,試想一下,弱國無外交,在當時的情況下,李鴻章又能左右什麼?他隻是一個背鍋俠而已。
梁啟超曾經對李鴻章作出過如下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時,悲李鴻章之遇。
客觀的說,如果李鴻章真的像人們說的那樣不堪重用,為什麼還總是讓他作為清政府的談判代表,這肯定是說不通的。
年少不知李鴻章,如今方識真中堂。
如今,民智開化,大家對李鴻章也有了更為實事求是的認識,他是中國近代曆史上最難以評價的一個人,至今仍是毀譽參半。
據說李鴻章每次參加談判都會不停的抽煙,三尺長的煙袋鍋子,一鍋接著一鍋粥,渾身的煙火味,但就是不說話,被問的急了,就隻會說兩個字。
“沒錢!”
甚至《馬關條約》談判期間,李鴻章因好幾天隻抽煙不說話,氣的小鬼子一點辦法也沒有,最後居然派人刺殺李鴻章。
當然,不可能殺死,隻是嚇唬一下而已。
至於真假,不得而知,不過有專家已經考證,如果沒有李鴻章從中斡旋,那麼清政府遭受的損失將數倍於條約規定的內容。
我抽了一口雪茄說道:“黎把頭,這跟大集上賣的旱煙也沒什麼區彆。”
“噗嗤”一聲,黎芸笑出了聲:“這是津巴布韋進口的黃金葉,全世界最有名的煙草了。”
“沃日,進口的!”
我耷拉著眼皮看了兩眼,又道:“我們村的那幫老頭都煙給屁股後麵插一根火柴,你說這是為什麼?”
黎芸一咧嘴,狠狠的掐了一下我的後腰。
“越說越沒邊了,你要瘋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