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節如蓮藕一般的小腿露了出來,線條流暢優美,十分好看。
“謝謝你。”
我擺擺手:“不叫事,以前在老家,這都屬於常規操作。”
“哎呀,你手上都是油漬,趕緊洗洗。”
她便拿出車框裡的水杯,擰開蓋子往我手上倒水,簡單的洗了洗手,我開始打聽起了金在美的消息。
“你認識一個叫做金在美的人嗎?也在祥明大學讀書,跟你一樣漂亮。”
“金在美?”
她在腦海裡仔細搜索了一下,微微皺起了眉頭。
“這個名字在韓國太大眾化了,我聽說過好幾個叫金在美的,不知道你要找哪個?”
確實,全世界隻有中國漢字是表意文字,而其他國家的文字全都是表音文字。
這麼說可能有點抽象,簡單解釋一下,就是說中國漢字裡的每一個字都是有特定的含義,而韓國文字卻不具備這一點,他們把很多發音相同的字都歸為了同一個字,這就導致了重名重姓的人太多,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韓國人做了一件他們最不願意去做的事情,那就是在極力撇清與中華文化關係的同時,又不得不在本國身份證上同時用中文、韓文標注姓名。
“呃?”
我搓了搓臉,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研究生在讀,哦,對了,她男朋友騎著一輛摩托車。”
我絞儘腦汁把能想出來的所有特點都說了出來。
女生想了想:“你說的應該是小美吧。”
“對,就是她,喜歡照大頭貼。”
她一拍手:“對了,就是她,我們在一起上過大課,不過……”
“不過什麼?”
“今天上大課的時候我沒看見她。”
聞言,我心裡“咯噔”一下,看來真的出事了。
女生問道:“對了,她男朋友是不是買車了?”
我急忙問道:“你是不是看見什麼了?”
女生回答:“是這樣的,今天早上天還沒完全亮,我晨跑的時候小美就在我前麵,突然有一輛車開了過去,就把她給接走了,當時我還以為是她男朋友呢,就沒在意。”
聞聽此言,一種不詳的預感襲上心頭。
“那她沒有反抗嗎?”
“沒有啊,看著挺正常的。”
“快告訴我,那是一輛什麼車?”
女生反問:“怎麼,小美出事了?”
“同學,咱都出國留學了,彆那麼八卦,我問你話呢,快說。”
情急之下,我說話的語氣也抬高了不少,女生好像被嚇到了,“哦”了一聲。
“一輛黑色的現代轎車,車牌很顯眼,全都是數字6。”
“老鄉,謝了。”
撂下一句話,我急忙沿原路返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