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河岔村都是逃難來的,彆人不幫咱們,咱們自己不能不幫自己人。”楊陌對幾個一起來捕魚的人說。
楊陌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大家都重重點頭:“楊公子說得對,我們這就回去給大家分了。”
楊陌看了看太陽:“快巳時了,大力哥,趙才,你倆和我進城。”
“好嘞!”趙才一口應下。
他農閒時節經常去城裡賒貨走街串巷賣貨,對縣城很熟悉。
他自然也明白,楊陌這是要進城賣魚。
“楊公子,我知道哪裡賣魚最快!”
三人用推車推著木盆裡的活魚往洪山縣城走去。
洪山縣城其實與河岔村就隔河相望,但是要去縣城卻要先往上遊走二三裡地,才有一座木橋過河。
那座橋名叫高家橋,正是高大少的爹高秀山捐資修建。
高家當然不是什麼大善人,修了橋自然是為了在橋頭建立收費點,收取過橋費。
過橋費一人兩文錢,往返通過都要收錢。
洪河南邊的人們要想去縣城沒有彆的路途可走,必須要花這四文錢才行。
走到橋頭,楊陌把昨晚從老於頭那裡借來的六個銅錢遞給了收費的人。
收費的人丟了三個小木牌,憑借這木牌才能過橋,到了橋那頭必須拿得出木牌才能離開。
否則還要再補繳兩文錢的過橋費,高家也是憑借這個來防止有人逃票。
過了橋再往東走二裡地就到了洪山縣城。
洪山縣歸隨州府管,隨州府又屬京西南路。
大寧的路相當於楊陌前世的省,路下設置數個州府,州府又管轄多個縣。
大寧在南渡之前疆域十分遼闊,北至北海,南至交趾,西達大漠,東及新羅。
那時候的朝廷將天下共劃分為四十八路。
大寧王朝的路相當於楊陌前世的省,下麵管轄若乾州府,州府下麵又轄若乾縣。
南渡之前的都城在洛陽,是個百萬人口的大城。
後來靺鞨人南下攻破洛陽,皇族大臣儘數被擄走。
南逃皇族在南方門閥的擁立下在江寧稱帝,國號仍為大寧。
但國土麵積大幅縮水,隻剩下區區十六路。
近年來燕國和白高國不斷蠶食大寧國土,朝廷用兵屢戰屢敗。
不得已,大寧隻能向燕國和白高國繳納歲幣來求和。
洪山縣所在的京西南路,本來是在前朝京城西側的腹地,如今成了同時與燕國、白高國接壤的邊疆。
楊陌看著有些破敗的城門,心中不禁感慨,曾經的天朝上國如今卻落得如此淒涼。
“陌哥兒,進城了。”周大力小聲提醒。
楊陌點了點頭:“好,進城!”
走到城門洞下,兩個官差攔住三人:“進城乾什麼的?”
趙才嘿嘿一笑:“幾位官爺,我們進城賣魚,行個方便吧。”
官差冷哼一聲,走到周大力麵前打量了一下:“我看你像逃兵!”
周大力皺了皺眉:“我不是逃兵。”
官差指了指他藏在頭發裡的金印:“你頭上的金印都沒燙平,還說不是逃兵。”
在大寧,士兵退伍時會把金印燙平,會留下疤痕但是不會再看得出是哪個番號的軍隊。
如果額頭的金印還在,一般就是逃兵。
周大力握了握拳頭,楊陌看在眼裡伸手按下他的手:“兩位官爺,行個方便。”
說著楊陌塞了十個銅錢給那兩個官差。
“陌哥兒,咱們可……”周大力想提醒楊陌,回去還要過橋,若是把錢都給了官差就沒錢回去了。
楊陌打斷了他:“兩位差爺風吹日曬的,很是辛苦,拿去喝茶。”
趙才也趕緊上前拱手:“是了是了,兩位差爺高抬貴手。”
官差掂了掂手裡的錢,沒好氣地丟了句:“趕緊滾吧!”
三人趕忙推著車入了城門洞子,一邊走周大力一邊惡狠狠地瞅了那兩個官差一眼。
“狗眼看人低!”
楊陌淡淡一笑:“大力哥,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一會賣了魚咱們不就有錢回去了?”
趙才點頭道:“楊公子說得對。”
“我帶你們去的地方就在前麵不遠處。”
說著他指向了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