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縣令接過翁六一遞過來的書,認真看了起來。
他與翁六一的反應出奇的一致。
一開始他覺得這書中都是些晦澀難懂的話。
但隨著後麵的論證,他開始覺得前麵提出的論點又無法駁倒。
繼而開始深信不疑,繼而驚為天人。
胡縣令感歎道:“此書若是傳播開來,要麼會被定義為大逆不道,要麼就是驚世駭俗!”
翁六一捋須點頭:“我覺得,這書裡的內容不是古書裡摘錄的。”
“倒像是我那楊老弟借古書的名頭來宣揚自己的見解!”
翁六一是何等人物,楊陌這點伎倆還是被他識破。
胡縣令皺眉問:“那他豈不是在開宗立派?”
翁六一用手指敲著桌子道:“著實如此!”
翁不凡一臉崇拜道:“若真是開宗立派,我願意拜入他門下!”
“我要做他學說的第一代傳人!”
胡縣令臉一沉:“不凡,你胡說什麼呢?”
翁不凡是翁六一唯一的孫子,自幼熟讀詩書聰慧過人。
所有人都認為翁不凡將是翁六一的傳人。
結果翁不凡卻要做楊陌的傳人!
翁六一卻擺擺手:“汝直,我倒是覺得未嘗不可。”
“若是楊陌的學說真的是救世良藥,做他的傳人又怎樣?”
“甚至連我都想向他討教一番了。”
胡汝直沒想到自己的恩師竟是這種態度,讓他驚訝不已。
翁六一以前便以頑固著稱,而且脾氣性格古怪。
為何來了一趟洪山縣,變化如此之大?
難道真的是楊陌對他造成的影響?
翁不凡對翁六一道:“爺爺,這書我看得很是有趣,但有些沒弄懂的,不如我們晚幾天回去。”
“晚幾天就晚幾天。”翁六一將目光投向了桌上的河岔台酒。
……
河岔村一月一度的例會如期召開。
除了老於頭代表的河岔村,還有杜貴代表的冷家山煤礦、陳良代表的老鴰山鐵礦和牛大膽代表的窯工、泥瓦工。
此外唐牛負責的雙山寨工人還有趙才代表的商隊也都來參加會議。
莊若南如今作為河岔村整個產業的主要經營人員,負責會議的組織。
“各位,這是咱們第二次例會,請各位先說一下各自管轄的事務的進展。”
老於頭作為河岔村的村正自然第一個發言:“河岔村這邊擴建了製糖作坊,後山按照陌哥兒的方法開墾出幾百畝梯田。”
“還有,村裡的老弱病殘撫恤都已經按時發放了。”
杜貴接著說:“那些積水的礦坑現在已經全部投產,出煤量增加了五倍。”
“另外陌哥兒說的煉焦,現在已經有眉目了,方法還需要改良一下。”
楊陌插話問:“礦工數量夠不夠?”
杜貴笑道:“夠,現在咱們煤礦工錢高,十裡八鄉的人都搶著來挖煤呢!”
陳良接過話:“陳家村負責的老鴰山鐵礦開采量不斷爬坡。冶鐵車間也擴建了。”
“高爐已經建好了,接下來可以開始用高爐煉鋼。”
牛大膽捋了捋袖子道:“窯工那邊已經開始自己燒製石灰了,泥瓦工那邊倒是清閒一些。”
楊陌摸著下巴說:“那就沿著河岸建房子,以後這些房子都會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