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媛的這通發言,儘管有些過於累述的嫌疑,但絕對適合眼下的場合。
並且這樣總結性的概括論述,基本上給出了關乎這部電影的更全麵性的解讀,也同樣把每個主要人物的表現做了個正麵印象引導。
按理說她這樣的年輕演員,又是來自於內地的加盟一方,是沒有資格做這麼全麵新總結的。
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她的發言是經過了事先安排的,尤其是針對於演員本身的褒揚方麵,若是由香江人自己說出來未免過於自吹自擂了,交由她這個身份反而剛好合適。
經常參加這類首映式的人都明白,有了這樣的總結性發言,就等於給整個首映式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了。
因而曾智偉及時提出來結束的理由:“由於這部電影的市場期待值太高,原本劇場安排的放映場次引來普遍性的質疑聲音,所以我們的首映禮就隻能進行到這裡了,因為儘可能縮短訪談環節,是驚歎完善能不能臨時加映一場的關鍵,我在這裡替《寶貝計劃》劇組真誠的說一聲抱歉!”
他的理由其實人們都心知肚明,早在三天前起,來自於民間的市場反饋就是強烈要求首映式當天的加映問題。
為此劇組還專門在報紙的娛樂版登出了特彆聲明,畢竟在首映式當天加映一場的形式,之前不能說沒有,但也並非是普遍現象。
劇組為此公開說明,既是為了平息民間的爭論,
也是為了給其他同行們一個致歉的態度。
況且加映問題隻會出現在這個戲院,這裡跟油麻地百老彙電影中心一樣,隻有四個放映室,一場的票都賣出去也不過幾百張而已,對於總票房的統計數據影響並不大。
之後還會有招待晚宴,這一次劉清山沒有推辭,因為今晚的香江娛樂圈這樣重要的大集會,對於金溪善的人脈開拓就是很好的機會。
再說了,他的《大事件》兩個月後也要在這邊舉辦首映,香江是他事業起步當中很主要的一個根據地,關係網絡也鋪展的很好,對他而言同樣不容錯過。
果然,酒會形式的慶功宴上來了很多香江明星,尤其是武行裡的老相識大部分都出現了,這類人在劉清山的眼裡並沒有發展好壞一說,起碼他們的練武意識很正麵,聚在一起時向來學習、借鑒的氣氛很濃鬱。
這裡傳統武術的普及和學習風氣一直很有市場,但並不是那種係統教學式的培訓機構遍地都是,而是以派係聚會的性質在私人場合下傳授。
比如陳家班、洪家班這樣的著名武術團隊,都有各自的武館或稱訓練中心)但並不公開對外營業,是那種關起門來自我消化的那種。
其他傳統武館則早就被泰拳或者跆拳道給取代了,多以醫館和跌打館的形式生存著。
他們白天做醫館或跌打生意,晚上就在天台上練武,春節、天後誕的時候還會出去
表演舞龍舞獅。
天後誕是慶祝天後(媽祖)誕辰的華國傳統文化節日,在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舉行。
由於香江以前是漁村,而相傳天後保佑他們海上平安,所以天後是這邊及南華國沿岸省份常見供奉的神祇。
因此每年的天後寶誕,都有很多善男信女彙集到各個天後廟慶祝。
香江至今最少有40座天後廟,每年的天後誕會有多至5萬名信眾參拜,有的賀誕者會於帆船和駁船上掛滿色彩繽紛的旗幟。
漁民團體、體育會、宗親會等會派出飄色、樂手和其他表演者參加會景巡遊至天後廟,熱鬨程度就如同內地北方春節期間的年度大集和花燈會。
本來香江人對功夫的興趣越來越小,在去年這邊的功夫片再行勢起之後,又隱隱有了抬頭的跡象。
不過相比泰拳、跆拳道的早已成勢,傳統武術若想重新被人重視任重而道遠。
如今敗落的原因,無非是現代的傳統武術就是花架子,好看不中用,格鬥技術的嚴重缺失,再加上沒有練實戰武術的人的生存環境。
基於這種考慮,劉清山才會跟香江的武行誠心交往,偶爾也會教授給他們一點兒花拳三十六手裡的精髓部分。
嚴格說來,香江傳統武術的境遇,其實還要比內地要好上不少,但內地幅員太過遼闊,借用香江這樣的一畝三分地,同時電影事業發達的社會環境,更容易在更短時間內取得成效。
而後再利用功夫片的反哺,來刺激到內地的市場需求,無疑會比他耗費了巨大精力在內地一間間的搭設武館的效果要好很多。
況且他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時間,花費大力氣去普及他是以後的事情,此時的時機顯然並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