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都具備主打歌的品質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能在海外市場迎來這麼廣泛的追捧,多多少少還是讓他有些意外的,畢竟不管他的名氣怎麼大,擁躉怎樣的規模,到底他還是一個東方人身份,缺乏民間固有意識形態深厚的天然認可度。
詹姆斯馬上就幫他證實了這件事的真實性:“我的納什老夥計目前正在為了你的專輯各地奔走呢,對他這樣的傳統唱片銷售商來說,銷售渠道的重要性遠比挖掘幾個新人更重要,他需要借著你的唱片跟這些渠道商們建立起更深厚的友誼!”
他身邊的人叫做斯爾萬,是他的高級助手,也是華納國際備用的人才儲備。
這個人顯然是劉清山的粉絲,給他說話時眼裡冒著的都是紅光:“劉先生,其實我是很想稱呼你aien的!”
劉清山朝他笑了笑:“感謝你的厚待!”
斯爾萬緊接道:“劉先生的首張專輯連邁克爾都驚動了,專門接受了一檔訪談節目的視頻采訪,按照他的說法就是,你今後在流行音樂方麵的造詣要比他高出很多,並且當場就演示了你的那首《o》。”
劉清山對目前的各大榜行榜了解的有限:“是這首歌?怎麼不是那首《igottafeeing》?”
“劉先生,目前你的《igottafeeing》、《yeao》才是博得音樂界更廣泛好評的的,而且他的深度很高很高,可能是由於你首次演繹那種中氣十足的男中音,你的更多年輕歌迷一時半會還不太適應吧!但它的排名在飛速追趕當中,在我來時的路上剛剛查過了,它已經衝到了第五名!”
劉清山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其實他心裡有數著呢,《o》這首歌能被冠以英文歌曲十大經典,自然會有其優秀的地方。
它的曲風有些類似於過時了的成人抒情類型曲風,以鋼琴打底的慢板情歌雖然不膩味,卻也乏善可陳,可以療傷,但是在音樂風格的嘗試上偏於保守。
可這種複古曲風,卻是聽得越久越能夠撩撥到許多人心弦,曆經歲月洗禮之後的懷舊精品。
其實斯爾萬的觀點也沒有錯,劉清山是首次嘗試男中音的演繹方式,並且這種富有磁性的渾厚嗓音既性感又有穿透力的新型嗓音運用,跟他以往的作品還是有巨大差彆的。
事實上他的這張唱片裡的風格多樣,絲毫沒去考慮個人專輯慣常使用的風格一致性。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本由他開辟出來的新潮流流行音樂風格,在這張專輯裡被衝擊得稀裡嘩啦,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鏡。
但全天下也隻有他敢這麼任性似的玩音樂,不局限於統一的曲風類彆,如天馬行空般的肆意而為。
因此,這張英文專輯儘管乍聽上去,曲
風淩亂,風格不固定,很有些東拚西湊的恍惚感,但是每一首歌單獨拿出來都是曠世經典之作。
這就直接把市場上下那些想要質疑他的聲音,一巴掌拍到無人膽敢說三道四,就是因為每一首歌的單獨存在形式,均是那種讓人沉浸在其音樂裡不能自拔的直接感受。
試想,在這樣的品質麵前,再說他一張專輯的風格無法統一的毛病,就會顯得對於音樂的理解相當淺薄了。
因為在真正的音樂家眼裡,“風格統一”和“風格單一”是不同的兩種概念。
打個比方,一支軍隊想要戰無不勝,至少要做到哪些呢?我們也許可以說出以下兩點:
1。兵種較為齊全,不會對特殊的據點或敵軍部隊束手無策;
2。整支部隊團結一致,均聽從最高司令員的調度指揮。
音樂專輯的藝術也是如此,專輯想要吸引人,多樣性是必需的,“兵種”要全。
但作為一張專輯,使命當然是探討一個或幾個相近的話題,這就需要聽從一個最高“司令員”的指揮,專輯才不至於顯得過於渙散。
專輯的“兵種”,是配器、旋律、歌詞等等基本元素,而這個並不直接參與一線戰鬥的“司令員”,就是風格。
所謂“風格單一”,實際上是“兵種單一”。
如果寫作旋律、歌詞的能力弱,配器的技巧不強,那麼做出來的歌曲就確實會“聽上去都一個樣”,因為它們是構
成一首歌曲乃至一張專輯的最基本元素。
在這種情況下,歌手的所謂“風格”頂多隻是對某種旋律或樂器的執著,他們隻能依靠這種特定的元素來表現自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