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之間的交流並沒有持續多久,劉清山就被一個電話叫走了。
來電之人是韓山坪,內地電影市場的絕對大佬級的人物。
“山子,你的新片昨天就排好了日程安排,還是定在了這個月的29號周六。”
“我更關心的是院線的占比。”
現在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有人可以長期霸占好的資源,有的人注定成為陪跑者。
就拿去年的賀歲檔來說吧,明明是七部電影,可在排片方麵,有強大資本參與的兩部影片拿走了7到8成,其他的五部電影加起來才占了兩到三成。
那兩部電影的宣發工作固然做得不錯,可電影的排片不是應該按照觀眾預期和口碑來完成嗎?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懸殊呢?
一開始,其中的一部憑借著不俗的宣發和影業公司的強大關係網,拿到了近50的排片率。
雖說後來口碑不佳,排片率開始下滑,但也是長期占著第二名的位置。
另一部電影因為口碑高而完成了逆襲,排片率高達45,相比之下,其他幾部電影就很悲催了!
劉清山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而且他目前在內地的業內影響力,是遠遠不如香江甚至海外市場的市場地位的。
“本來各大院線給出的綜合數據是29的排片率,這個數據其實已經很高了,但後來有上麵的單位施加影響了,這個數據就變成了現在的49。”
“謔哦,這是誰的手筆?部裡的影響力?”
“我還要問你呢,昨天最終結果出來後,其他出品方都亂了套,很多人的電話都打到部裡去了。眼下業內的不滿情緒很高,就有人讓我來問問你,有些事不能做得太過了!”
“說實話,我這邊什麼也沒做,三爺相信嗎?”
“我相不相信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儘快地熄滅這種呈蔓延性的不滿情緒。”
“我真的什麼也沒做,甚至最近半個月來連一次電話也沒往京都方麵打過!”
“那怎麼忽然冒出來這麼強勢的乾預?你彆說連大概方向也猜不出來,你知道的,有些事連我都調查不出來就很說明問題了,可彆人都把電話往我這裡打,我又給不出具體答案,現在的情況很被動呢!”
“跟我又有什麼關係,聽你這話風,反而是我的不對了?若是這種事是真的由我在幕後策動,倒是可以理解,關鍵是我對此一無所知呀,你說我冤不冤?”
可能是聽到劉清山的語氣有些不善,韓山坪之前的強勢口風立馬軟了下來:“你也彆著急上火,作為我個人來講是相信你的,但問題是似乎所有的不滿情緒都跑到我這邊來了,我也沒辦法呀,不找你訴苦我找誰去?”
“依我看,最著急上火的是你吧?三爺,咱有事說事,就拿有人強勢乾預這件事來講,為什麼你不去首先考慮上頭的意誌,而是來我這邊聲討?是,我是既得利益者不假,但還得有個我有能力做到的前提,因為咱們內地文化市場的大環境是杜絕壟斷,降低資本的乾預。這種大形勢之下,我得有多膽大包天,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把這麼明顯的人為操控堂而皇之地呈現在所有人的麵前?這不是上趕著給人遞交日後被拿捏的把柄嘛!”
“理兒是這麼個理兒,但是為什麼連我都查不出來,具體是哪一方麵的直接乾預?部裡的意見是擺在明麵上的,這些我無話可說,可電話打過去人人都忌諱莫深,就不由得我不產生各種猜忌了。”
“忌諱莫深?難道是我被人故意架到火上烤了?然後吃到嘴裡的那些,會在事後被人追繳,最後怎麼吃的怎麼再吐出來?”
“也沒你想的這麼邪惡,因為這麼高的排片率,還有一些重要單位的包場需求,儘管這種信息我還沒有完全落實,但出現如同之前那部《集結號》的公款包場的情況,很有可能再一次發生。”
劉清山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的內心感受倒不是恐慌,而是深感迷惑的不解。
因為《集結號》畢竟有其特殊性,正能量,曆史性,大局觀,民族感情等等因素是顯而易見的,能得到官方的公開支持,在華國國情的大環境下還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部《我不是藥神》就跟上述一些因素沒什麼乾係了,相反觸動了某些切實存在的製度漏洞或者是詬病。
依照正常理解,官方在這方麵是一定會格外慎重的,畢竟主動站出來勢必會有些自家打自家臉的嫌疑。
畢竟看病貴看病難、抗癌藥納入醫保、國外創新藥引進等問題,是一直以來就存在的全民心中的痼疾。
可是還很難徹底糾正這些存在的問題,因為研發一味藥的成本確實是很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