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姨娘也是把蕭成曉當成親生女兒的,操心她的婚姻大事,覺得蘇禮濤是個可靠之人,所以支持蕭成曉陪著蘇禮濤前往其他城池。
“她今年也十八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蕭成羨當然知道蕭成曉肯定就站在窗戶後麵偷聽呢。
“夫君糊塗,成曉要不要成親,她自己決定就好,我們不能催婚,更不能催生...”
蘇曼容趁機點了點蕭成羨,同時也是在提醒杜姨娘,不能催婚,更不能催生。
原主這具身體才二十來歲,等到二十五六歲的時候再生孩子也不遲。
再者說了,這具身體能不能懷孕還未可知呢,所以她是不願意聽到彆人催生。
“夫人所言極是,我們絕對不能乾涉旁人的生活。”
蕭成羨瞬間就明白過來了,用成熟的口吻,提醒著杜姨娘:“娘,關於成曉的婚事,我們還是彆多言了,讓她自己考量就行。
她說要即刻成婚,我們支持。她說要等個十來年,我們也不能催。”
說完,他們夫婦二人就攜手走進了房間,完美的躲過了杜姨娘接下來的催生言論。
而此時黔州城門外,那些不停呐喊的難民,都已經因為口乾舌燥而放棄掙紮了。
還有的人聲音沙啞,氣喘籲籲...
不過蕭成羨和蘇曼容根本不知道這些人做了什麼妖...
“所謂的驚華城主也不過如此,枉我們不遠千裡,來投奔黔南。”
“是啊,這段路程崎嶇難行,若是我們直奔德康,皇城定不會虧待我們。”
“走,我們何苦在這裡惹人生厭,我們前往皇城,這一路上我們可好好的把驚華城主的為人,講給那些把她當成信仰的難民。”
當下,一眾難民收拾自己的行李,帶著黔州給他們物資包,一路朝著東北方向前行。
跟他們所言一樣,在路上見到前來投奔黔州的難民時,他們都苦不堪言,將自己在黔州城外受到的非人折磨,都誇大其詞的講了一番。
那些原本想來投奔黔州的難民,不得已隻能更改行走的路線,有人前往西北,有人前往皇城,也自然有人前往東方...
幾日後。
抵達封地渤洲的三阿哥一行人,入城後連著兩日施粥贈飯,效仿黔州的管理之道。
渤洲百姓都將三阿哥當成信仰和神明,對三阿哥感恩戴德。
渤洲沿海,即便糧草不充裕的情況下,下海捕魚也能養活不少百姓。
再加上三阿哥此行,可是帶著純妃和整個鎮國將軍府所有的積蓄,為的就是一路造勢。
所以有難民流入的時候,渤洲概不拒絕。
“恭喜三阿哥。驚華城主不顧難民死活這件事,已經連累了太子殿下的名聲。
此時這個消息隻怕已經傳進皇城了,純妃娘娘一定會讓聖上聽到這個消息的。”
秦蓁在黔州生活多日,當然知道蘇曼容的管理之道。
她要在黔州的管理之道上精益求進,讓三阿哥收獲民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