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種情況,能在黔州分房嗎?”
“這件事,原本是想等分房結束後,讓你們幾位村長留下開個會的。
這樣吧,我一會兒上台跟所有人解釋一番,也省的你們回去之後,還要轉達給村民了。”
蘇曼容認真的聽著村長們的提問,默默的記在了心中。
她知道一個城池的改革,不可能順順利利,沒有任何插曲。
哪怕可以借鑒現代六七十年代的發展經驗,也存在很多突發的狀況,不能公式化進行處理。
她也覺得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變得更好。
如果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那才是出現了大問題!
這些村長們都連連對蘇曼容表示了敬意,回到了人群中,安撫以村為單位的村民去了。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後,在郭知州的主持下,按照工分排名順序,讓他們上台在屏風上對應的宅子上,寫上他們的名字。
馬師爺和他的助手們,當即就將名單整理出來,交給零一保存。
畢竟名單事關宅基地,千萬不能馬虎了。
“到現在,我們的第一批分房工作算是完成了。一會兒會議結束,你們就來領取宅子的鑰匙,收拾收拾入住吧。”
蘇曼容鼓鼓掌,對這些分到房子的難民表示祝賀。
畢竟不管宅子麵積多大,他們在顛沛流離之後,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家...
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家。
“關於黔州八個村莊村民的分房安排,我是這樣想的。因為村子裡有你的家,可以暫時先遮風擋雨。
要比住在安置所的難民們好上一點,所以我就優先安排沒有房子的難民來分房。
我今天才知道有一些村莊戶籍的百姓,卻沒有自己的宅子,也是住在避難所這邊的。那也儘快來官府登記,到時候優先安排宅子,將戶籍挪到黔州來。
工分的排名順序中,也有八個村莊中的村民,你們若是想要現在分房,也可以,來官府報名就行。
不過因為村莊和城鎮的地理位置不同,城鎮宅子兌換官府贈宅,是等價交換的。
村莊的房子往往占地麵積很大,若是等價交換,隻怕一條街,不夠兩三家村民分。
所以村莊房子的交換,相對來說要割舍些麵積,具體的分割方式,先來官府做登記,到時候我們根據麵積來商議。
但是房子到手之後,村子裡的房子和土地就為官府所用,那你們的戶籍也會挪到黔州,成為黔州戶籍。”
蘇曼容並沒有將農村城鎮化的想法,所以並不鼓勵農村人來城裡置換房子。
雖然不鼓勵,但是她也不會反對和乾涉,還是要看個人選擇。
到時候再根據農村留下的土著人口,從而再來協商農村要如何發展。
不過那些都是後話了,先把黔州發展起來,先讓百姓過上自給自足的日子再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