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婦女說著不免哽咽,畢竟離家數載,家裡老人是否還建在,在天災中如何,她都不清楚。
“那之前都是如何給家裡寫信的?”
蘇曼容想著之前沒有天災,還有不少遠嫁或者求生的人,拋家舍業的來到外地謀生。
如今天災橫行,那麼多人都背井離鄉,他們何嘗不想跟家裡人聯係?
但是如今缺吃少穿,他們自己都顧不住自己,哪裡能回去看看?
“之前來往的生意人是會幫忙捎信的。如今...哪裡還有生意人。”
婦人搖搖頭,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是啊。如今各個城池都閉門自救,路上也隻有來回奔走的官府人員或者是逃難人員。”
蘇曼容想著這個時候的驛站,隻是對官府人員開放,用來傳遞重要軍情或者是文件的。
貧民百姓想要郵寄什麼,都需要找個順風車。
可如今哪裡還有那麼多順風車...
想到這裡,蘇曼容不免感歎著現代的高科技,有了手機,即便是在大洋彼岸,都能麵對麵的交流,也少了很多相思之苦。..
不過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並非高科技人員,也不可能做到讓這個朝代用上高科技產品。
但是以她現在的影響力,上報朝廷開創一個新部門,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不僅可以送信,還可以送物件...這不就是快遞嘛?
蘇曼容想著後世的四通一達,名字聽上去都沒有那麼快速,不如順風...
那這個新部門就叫順風吧,此順風非彼順豐...
回到官府後,她就提筆跟永治帝寫了一封信。畢竟想要讓快速做起來,首先要統計全國各地的戶籍信息。
將所有的街道住戶都統計在冊,這樣也方便各個區域的快遞員挨家挨戶去派送。
這件事永治帝一道聖旨,就能讓全國各地的官府鄉鎮忙碌起來。
剛好可以重新整理一遍康德戶籍信息,也能知道天災中傷亡了多少人...
等戶籍統計結束後,讓當地官府推薦本地的快遞小哥,讓他們集中在一個地方進行培訓,擇優錄取。
“可是夫人,天災當下,百姓們都顛沛流離。
倘若要信寫給外地的親人,卻不知道他們是否還在家鄉,又或者之前的那個家,是不是已經易主了?”
小九她們兩人蹲坐在兩個孩子身邊,陪著他們堆積木的同時,也聽著蘇曼容說著她的想法。
“統計戶籍的時候,就會將門牌號和對應的人家做了統計。
如果要寄信的人,不清楚自己家的門牌號,說個大概範圍,工作人員可以在戶口簿上尋找到符合條件的。
就算父母可能跟旁人重名,但是家裡那麼多成員呢,總能找到符合的。”
蘇曼容想著這個工作強度會很大,尤其是古代都是手寫的資料,沒有電腦上關鍵字查找的功能。
到時候整理好的戶籍信息上,她要想個法子,爭取在表麵上,都能一目了然,方便工作人員來查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