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身上的疹子顏色更深,似乎還帶有一定的腐蝕性。
這兩個蠻族死去還不到一刻鐘,連屍體都還沒僵硬,但是手臂上起疹子的皮膚,卻已經隱隱約約有了一點腐敗的跡象。
“果然,那些毒蟲身上攜帶的,不止有一種毒。”
雲蘇臉色凝重地放下屍體的胳膊,將手上包裹的布條扔到一邊,站起身。
君長淵不明就裡地問“這話是什麼意思?”
“一般正常的毒蟲,自身攜帶的毒素是很穩定的,基本不會變異,除非是種類不一樣,所攜帶的毒素才會有明顯區彆。”
雲蘇簡單解釋道。
“打個比方說,蠍尾毒和蛇毒,分彆來自於毒蠍和毒蛇,毒素構成就不一樣。在自然環境下,毒蛇不會進化出蠍尾毒,而毒蠍也不會變異出蛇毒。”
君長淵想了想,問道“你的意思是,它們雖然都是劇毒,但是不一樣?”
“沒錯。”雲蘇點點頭,“這種區彆就好像……你和我都是人,但我們是不一樣的。”
而且不一樣的地方有很多。
大到性彆基因,小到外貌長相,都有明確的不同。
毒素也是同樣的道理。
往大裡說,能對人體產生不良傷害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毒”,毒素本身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分支,無法一概而論。
如果是在現代,特定的劇毒,往往都擁有穩定的成分公式。
比如,同一個品種的毒蛇,它們的毒液成分基本是相似的,效果也相同,使用機器化驗分析,就能得出相近的成分公式。
這種公式是唯一的,就好像是這種劇毒的“基因信息”一樣,隻要變了一丁點,就不再是這種蛇毒了。
一個人的體內,往往隻會有一套基因。
除非是極其罕見的先天變異,才會出現例外,但這種例子本身也是個例,不可能大批量的出現。
而毒物同樣有這樣的“種族基因”,它們自然所攜帶的毒素,本身就是跟基因融合在一起的,幾乎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變異。
雲蘇皺著眉頭“那些追著我們的毒蟲,不但外形古怪,像好幾種毒蟲的組合體,連本身攜帶的毒素也不止一種,初步估計,至少有三種以上。”
她指了指地上的兩具屍體。
“這兩個人身上有三種傷口,分彆對應了三種中毒反應,一個是手和臉上被咬的痕跡,一個是脖子上,像是被蠍尾刺傷的痕跡,還有就是手臂上,帶有腐蝕性的毒疹。”
“這三種傷口,全都帶有致命的劇毒!換句話來說,他們看似隻被一種毒蟲咬了,但卻是死於三種劇毒的同時發作。”
正因為這樣,這兩個身強體壯的蠻族人,才會死得那麼快。
雲蘇當時和君長淵站在屋頂上。
從兩個蠻族不小心撞上毒蟲群,到他們慘叫倒下,再到最後失去聲息,整個過程都不到一分鐘。
比見血封喉的速度還快!
雲蘇就是因為發現他們慘叫聲消失得太快,以及看到那些毒蟲不同尋常的形態,心裡才有了猜測。
檢查兩個蠻族的屍體,隻是為了驗證猜測。
現在,答案已經有了。
君長淵不懂醫毒,聽完雲蘇的解釋後,他不解地問“一種毒蟲體內,擁有三種毒素,這有什麼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