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江攥著一疊文書,對林泰來說:“坐館!等契約簽了後,就無法再反悔變更了,錯失討價還價索回白姬的最佳機會!”
林泰來大手一揮,非常堅決的說:“就這樣拿去給鄭員外看吧!不能因為白姬,就讓漕軍兄弟們的好處受損!”
於是高長江又拿著契約文書走到鄭之彥麵前,先簡單說了幾句:
“契約內容大致如同剛才我們坐館所說,將七千鹽引窩本租與坐館,立約雙方則是坐館與你。
代筆則是在下高長江,但還要有兩個保人,分彆是江北的楊撫台和江南的趙撫台。”
這時代的契約就是這樣,除了立約雙方外,往往還會有代筆、中人、見人、保人等角色,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就是這次高長江提出的兩個保人有點特殊,不過這麼大份額的契約,又涉及到官鹽運轉,用巡撫來當保人做官方背書也可以理解。
鄭之彥肯定不敢替楊巡撫做主,需要向楊巡撫請示,但先問了句:“趙撫台遠在蘇州,如何作保?”
高長江將手裡的幾份契約展示給鄭員外看,每一份契約上,都已經蓋好了應天巡撫的關防。
普通地方官員用正方形大印,巡撫則用長方形關防。
但楊巡撫卻冷哼一聲,頭也不回的上了轎子。
馮時可:“???”
鄭員外心如死灰,平山堂盛大雅集的三個超重量級嘉賓,已經走了兩個。
然後便見林泰來的身影出現在前方,萬分驚喜的說:“可是涇陽李公當麵?不想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啊!”
鄭員外感到,自己的智商被深深的侮辱了!
說好的交接了巡撫關防後,就一路禮送自己出境,並一起在揚州城參加平山堂雅集呢?
楊巡撫可以掉頭回淮安,但他李世達不行啊,他還要繼續去南京城上任的。
這幫清流小兄弟的書信裡,無一例外的都提到過一個叫林泰來的蘇州刁民。
馮時可疑惑的問道:“有什麼可重修的?”
旁邊陪著李世達的清客文人問道:“李公知道這個人?”
複古派骨乾、老盟主的左膀右臂、鬆江府狗大戶的二老爺馮時可此時也在老盟主的座船上。
老盟主歎口氣,卻說了個似乎不相乾的話:“現在全江南是不是都認為,《金瓶梅》是我寫的?”
李世達的政治譜係偏向於清流,與清流勢力關係很密切。
臥槽!李世達大吃一驚,伱林泰來又是怎麼知道,他和清流之間很有關係?
這本該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啊,還沒到揭曉公開的時候!
“你從哪裡道聽途說的?”李世達忍不住問道,同時間接否認了林泰來的說法。
這時候,下船去打聽消息的仆役也回來了,將大致情況稟報給李世達,並說:“鹽商領袖鄭之彥正在船下,恭候老爺入住平山堂。”
李世達沒去管鄭之彥,卻自言自語道:“林泰來?”
到此為止,契約正式成立,一式四份。
高長江解釋說:“是這樣,林坐館在蘇州時,就提前寫好了契約,並且請正在蘇州的趙撫台作保。”
隨後巡撫的大座船在眾目睽睽下,又重新啟動。
見狀“悲憤”的說:“弇州公何至於此!不妨放我上岸,與那文敵林泰來大戰三百回合!”
林大官人拚命叫喊著挽留:“李公!李公!揚州歡迎您,為什麼不下船?”
鄭員外站在岸邊,目送巡撫座船離去,無可奈何,又走到了岸邊另一艘大座船這裡。
楊巡撫還是一言不發,悶頭上了大座船,沒有與任何人打招呼,直接走入了船艙。
臥槽!王老盟主的瞳孔瞬間劇烈收縮,隨之而來虎軀巨震!此子為什麼也在這裡?
愣了下神後,老盟主二話不說,轉身就回到了船艙。
其他人也沒明白,為何林解元幾句話就把李天官說走了?
這是什麼威力?一個上午時間,三個大佬都跑路了。
李天官莫名其妙的搞不懂,這是哪一出?
林大官人還是很驚喜的說:“李公與清流關係匪淺,而在下又久聞歸德沈公鯉、真定趙君南星大名!
眼下在下正要北上京師,鬥膽請李公引薦拜訪這些真君子啊!”
當大佬的座船紛紛遠去不見後,林大官人歎口氣,對麻木不仁的鄭員外說:“實在不行,平山堂雅集就交給我來主持吧。”
所以在作保問題上,楊巡撫很痛快,契約上立刻加蓋了鳳陽巡撫的關防。
就好像社畜即便被社會毒打了,但還是要擦乾眼淚繼續生活。
鄭員外此時已經沒有掙紮能力,隻能憤然走回楊巡撫麵前,稟報了情況。
李世達隻說了句:“友人書信中,多次提到此人。”
仿佛是聽到了來自岸上的狂熱呼喚,王老盟主施施然從船艙中走了出來,氣定神閒的立在船頭,並瀟灑的對著岸上揮了揮手。
隨即這艘還沒靠岸的南京少司寇座船,在河麵上打了個轉。
岸邊人人側目,皆敢看不敢言。
老盟主咬牙道:“既然都這樣認為,那老夫就不妨重修一番!”
對楊巡撫而言,為契約作保倒是無所謂,反正出賣的利益是鄭家的,他又沒有實際損失。
隻是李世達沒有想到,楊巡撫居然掉頭就回淮安去了。
任由岸上讀書人望眼欲穿,任由鄭員外求賢若渴,南京少司寇的座船頭也不回的沿著來路返回了。
也是硬生生的轉了個頭,離開揚州城,沿著運河向北而去,大概是要回淮安府。
難道你林泰來神機妙算,還在蘇州時就能知道,會從鄭家“租”走七千鹽引的窩本?
肯定是隻準備了空白文書,並提前蓋上了應天巡撫的關防!然後剛才把契約具體內容寫進去的!
這踏馬的要是放到太祖高皇帝時,你們這空白文書提前蓋印的操作,叫做“空印”,全都要掉腦袋的!
高長江當然堅決不承認“空印”,警告說:“員外彆瞎想!契約內容就是在蘇州已經寫好的!”
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轎子一直被抬到了岸邊,巡撫大座船正在這裡停靠。
不就是丟了三分之一的家業嗎,還是能繼續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