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疑惑的問道:“誰說要送一萬石給我?”
袁知縣詫異的說:“你林大官人不是最喜歡白嫖嗎?”
身為名人,總是逃不出被人造謠編排的命運,林大官人有點生氣也沒辦法。
“我出銀子買!隻是請你們家運米到蘇州,然後價格優惠一點,彆亂波動!”
袁知縣鬆了口氣,原來是真肯出錢啊,那就比較好說了。
一萬石算是很大的買賣了,商家哪有不想吃下大買賣的?
袁宏道作為一個隻會讀書和玩樂兩件事的敗家子,感覺如果能給自家拉來一筆大買賣,以後花錢的腰杆子就更硬了。
然後新的問題又來了,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同樣也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如果沒人保駕護航,其中風險不可估量,袁知縣也不希望拿自家的一萬石大米碰運氣。
所以又問道:“從湖廣荊州到蘇州,水道還算方便,順江而下再轉入運河就是。
在湖廣境內航道沒有問題,但是到了下遊的江西、南直隸境內,你能護得周全麼?”
“滸墅關稅使王之都你也見過的,馬上要調任到彆處了。
升他去當九江知府有點困難,但似乎可以調到九江關做稅使,再兼任巡江之類的衙門。
這樣的話,江西境內這段航道應該沒有問題了。”
袁知縣繼續問道:“南直隸境內這段呢?”
說起南直隸管理體製,可能是最複雜的地區了,江北歸鳳陽巡撫,江南歸應天巡撫,那麼江麵上又歸誰管?
答案是,上下遊江麵都歸南京方麵來管,從各處江防營到操江禦史,都是在南京這個大盤子下的。
林泰來想起什麼,反問道:“最近可曾有南京右都禦史海青天的消息?”
袁知縣茫然的搖了搖頭,“沒聽說,問這作甚?”
林大官人很清楚,如果按原有曆史進程,海瑞應該是今年去世。
不知道在這個時空,和自己接觸過後,會不會被氣得多活兩年。
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我與南京城的海青天也是能說上幾句話的。”林大官人沉吟著說:“到時候我給海青天寫封信,說是有一萬石彌補蘇州城濟農倉虧空的米糧從江上過,請海青天關照一二。”
袁宏道:“.”
這是道德綁架呢,還是道德綁架呢?不過細想起來,應該還是很有用的。
這樣的話,南直隸的江麵這段,問題應該不大了。
那麼後麵江南運河這段更不是問題了,畢竟這是應天巡撫趙誌皋的地盤。
話說到這裡,袁知縣終於意識到,從老家運米一萬石到蘇州城這個提議,並不是空想口嗨,非常具有可行性。
林大官人又添油加醋的說:“我們蘇州物產豐富,湖廣的米船過來後,肯定也不會空返,可以載一批貨物回湖廣,這樣又可以賺上一筆。
實在不行,我安排些白貨,讓米船運回去。”
“什麼白貨?”袁知縣疑惑不解。
林大官人答道:“就是很鹹的那種東西。”
袁知縣無語,今天來找林泰來,是因為又到了下半年,距離冬閒也沒三四個月了。
所以去年嘗到了三江口工程甜頭的袁知縣又想來與林大官人合計下,今年還能搞什麼名勝工程,碑刻詩文都要提前醞釀好。
可是萬萬沒想到,居然給老家找了個這麼大的業務。
考慮過後,袁宏道說:“我馬上寫信給父親。”
林大官人繼續肉麻的說:“敬候佳音!無論這事成不成,都不影響我對石公先生的敬仰!”
又送走了長洲知縣袁宏道,林大官人淡淡的對高長江說:“你看如何?一萬石糧也不難,還有什麼問題?”
在外人看來,林大官人這次回到蘇州似乎也沒多大變化,還是那麼囂張。隻是現在蘇州沒人惹他了,所以才失去了動手機會。
但在高長江這樣自己人親信的眼裡,林大官人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之前林大官人一直琢磨的是,一是在江湖打打殺殺,二是怎麼去勾結官員和搶資源。
現在林大官人更多琢磨的是,怎麼調度資源,怎麼分配資源。
而且視野並不局限於吳縣或者蘇州城,開始跨區域、跨係統的組建更高維度的利益集團。
高長江耳聞過許多江南世家大族的模式,但從來沒見過林泰來這種類型的。
先來一更,求本月最後的月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