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喀拉慎部已故老領主老把都的第三子,現任領主青把都的弟弟,他的牧地在最東邊,緊鄰北虜左翼的察哈爾。
大概因為距離馬市較遠,獲利不如其他幾個大頭領,所以來三兀平常對朝廷多有毀謗之言。
而且來三兀與喀拉慎現領主青把都之間,也頗有嫌隙,還曾經發生過衝突。”
“這個叫來三兀的人選甚好!”林欽差欣喜的拍案叫道,此人一看就是反派人設!
張指揮又道:“還有個傳聞,因為來三兀距離北虜左翼很近,所以曾經混在北虜左翼裡麵,參加過對薊遼的攻擊劫掠。”
林欽差更滿意了,這個反派設定實在太完美了。
眾所周知,大明隻和北虜右翼達成和議,但仍和北虜左翼維持戰爭。
一個右翼部落的頭領既想通過馬市獲利,又參與左翼的劫掠,你不當反派誰當反派?
在林欽差眼裡,張指揮這樣的人就像是老黃牛,工作或許不會有什麼“創意”。
但隻要能明白細致的給出指令,他也能按照指令把事情做好,這不果然幫忙找出了完美反派嗎?
做事就像是打仗,作戰方案要儘可能細致,要儘可能把所有問題都想在前麵。
敲定了至關重要的反派人選,林欽差心裡大半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然後就是對“不確定因素”的預估,以及應對方案的製定。
所以林欽差對張指揮繼續問道:“三娘子最近為什麼總是在這邊活動?她和喀拉慎部之間是什麼情況?”
張指揮答道:“此事說來話長,北虜右翼目前可以粗略劃分為西、中、東三大集團,西部集團是俺答兄長老吉囊的後人,主要麵對三邊、甘肅各鎮。
中部就是豐洲灘、大板升城、歸化城一帶,是老順義王俺答自領的本部,如今歸了俺答後人和三娘子,主要麵對的是大同、山西二鎮。
而東部就是宣府北邊這一帶,緊鄰著更東方的北虜左翼,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喀拉慎部。
乃是俺答弟弟老把都的後人,與中部集團關係也最為密切。
三娘子從數百裡外歸化城來到宣府邊鎮,一是為了就近獲得大明邊臣的支持,二就是為了尋求喀拉慎部的支持。”
說到這裡,張指揮又梳理了一下信息,才繼續說:“喀拉慎部的內部情況也很複雜,老領主老把都去世後,因為長子早夭,所以次子青把都繼承了領主位置。
但青把都如今年邁多病,對部族掌控力下降,內部也是各種不穩。
除了青把都之外,喀拉慎部還有兩大勢力,應該都在覬覦本部領主之位。
一個就是剛才所說的來三兀,被上差定為反派的那個,青把都的三弟。
另一個就是這次受冊封的白忽台,他是老把都的長子長孫,當今領主青把都的大侄子。
而白忽台之所以能獲襲爺爺老把都的都督同知,就是三娘子向朝廷奏請的,大概是為了拉攏白忽台。”
聽完介紹後,林欽差默默記住了三個關鍵人物的名字:
年邁的二叔領主青把都,家族長子長孫白忽台,有大反派之姿的三叔來三兀。
林欽差隻管做指示和決策,以及養精蓄銳,具體事務都有彆人去忙碌。
又過數日,便到了林欽差與喀拉慎部約定會晤和款待的日子。
張家口堡山口的邊牆的牆門打開,林欽差騎著馬從門洞裡來到牆外,這是他首次出塞。
林欽差將數十名家丁全都帶上了,這時候他隻信任這些家丁,此外還有二百護衛官軍。
王巡撫和張指揮一起將林欽差送出邊牆,但張指揮卻是欲言又止的樣子。
看在林欽差眼裡,忍不住就說:“有話就放,何必吞吞吐吐!”
張指揮猶豫著說:“如果遇到三娘子縱兵來挾,上差不妨從了,陪她耍上幾日。
根據我判斷,她肯定不會加害我大明邊臣的,上差不需要擔心安全。”
邊牆外數裡,在已經搭建好的臨時營地上,二十八宿軍旗迎風飄揚,一座大帳矗立在營地的中央。
喀拉慎部大小頭領二三十人,嘻嘻哈哈、說說笑笑的出現在轅門,然後不約而同的停住了腳步。
因為在轅門的中央插著一把堪稱雄碩壯闊的大刀,擋住了去路。
眾人目測這把大刀,長度約莫一丈,通體鋼澆鐵鑄,氣勢上十分驚人,不知到底多少重量。
雖然草原強者為尊,頭領們大都自恃武勇,但都沒有見過如此有壓迫感的兵器。
這些蠻夷人物可能並不知道“下馬威”這個漢詞,不過此刻卻都理解出了同樣的意思。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