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莫不是有大病?
一直過了正月十五,磨磨蹭蹭的林大官人才不得不開始考慮北上。
然後就是更加磨磨蹭蹭的各項準備工作,首先是錢財問題,這次要多帶些銀子。
絕對不允許再出現需要用錢時卻手頭緊,不得不找人借錢的窘境。
然後要考慮的就是人員問題,白秘書肯定要帶上,林大官人不想讓大量的書信和各種帖子浪費自己的精力。
另一個要帶上的人就去年新招的門客之一、“白須兒首輔”顧秉謙,經過半年的磨合和考驗,顧秉謙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林大官人的認可。
以後在京師林府,可以將大量的無效社交活動扔給顧秉謙。
或者當林大官人出門作案的時候,家裡也能有一個出來撐住場麵的人物。
但最重要的準備工作並不是錢財、秘書、門客,而是家丁,這才是林府的核心競爭力。
上次赴京,隻帶了五十個家丁,後期越來越感到不敷使用,所以林泰來這次肯定要增加人數。
上次帶的五十個家丁,都堪稱久經考驗了,從見識到戰鬥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五十人裡有二十多人這次仍然跟隨林坐館北上,但都升為了小隊長或者大隊長。
十人為一小隊,五小隊為一大隊,一共四個大隊就是二百人。
再加上左右護法張家兄弟直屬的二十人,這次林泰來北上共計率領家丁二百二十人。
擔心隊伍太過於招搖,林泰來決定隻讓左右護法和第一大隊直接跟隨自己上路。
而其他三個大隊分頭趕路上京,也算是鍛煉一下各大隊的能力。
一切籌備完畢後,在家人們的依依不舍中,林大官人又一次離開了蘇州城。
下次回來,可能就是疏通吳淞江工程完工的時候了,如果能成功請假的話。
行至揚州,又磨蹭了十來天,才繼續沿著運河北上。
這段水路已經比較熟悉,林泰來也沒什麼沿途遊玩的興致了。
一路無話,三月份春暖花開的時候,林泰來望見了京師外城東便門。
自然而然的,他的身份角色也從豪強惡霸變成了翰苑天仙。
東郊接官亭,有十幾個在京的萬曆十七年己醜科同年友人今天相約到此,迎接領軍人物林泰來結束休假回京。
本來同年裡能稱得上林泰來友人的,並沒有這麼多。
但是去年林泰來榮登文壇第一副盟主之後,他的同年裡友人數目就莫名多了一倍。
林泰來翻身下馬,與董其昌、周應秋、陳允堅、沈珫、王禹聲等十多個同年一一見過,然後又來回掃視了幾圈。
董其昌好奇的問道:“你到底在找誰?”
林泰來答道:“我並不是找誰,我隻是想記住有誰沒來。”
眾人:“”
是不是應該慶幸一下,幸虧今天來了?
一路風塵仆仆,所以林泰來今天從崇文門進城後,就沒有安排活動,直接回京師林府休息。
林泰來的外形辨識度太高,根本無法做到“偷偷進城”,回京師的當天就被各種有心人知道了。
大家都很想知道,林泰來明天會乾點什麼?
對林泰來這種熱衷於在政治上積極有所作為的人來說,怎麼亮相往往就是一種政治態度上的表達。
及到次日,天色剛亮,位於京師西城的都察院大門外麵,突然出現了五六十名不速之客。
個個都是健壯的漢子,人人手持大棒或者木棍,讓都察院大門外的氣氛瞬間就緊張了起來。
但守衛都察院大門的官軍就站著看,沒有輕舉妄動,因為他們認出了這群大漢的領頭人。
隨即這些大漢就在都察院大門外麵,以五人為一個戰鬥小組,舞棍弄棒的操練起來。
陸陸續續的有言官禦史到都察院上班,但都能隔在了外麵,靠近不了大門。
於是又有二三十名禦史站在不遠處,默默的看著這些大漢手持器械做早操,場麵一度非常和諧。
終於還是有人站了出來,左僉都禦史趙煥大喝道:“林九元!你在這裡抽什麼風?”
大早晨帶著幾十條大漢來都察院門口晨練,莫不是腦子有大病?
作為一名山東人兼戶部王司徒的同鄉朋友,趙僉憲麵對林泰來時,口頭上還是很勇敢的。
正指揮家丁練習打群架的林泰來聽到聲音,轉頭答道:
“雖然近些年封貢和議,邊警比數十年前少了很多,但我們必須要居安思危,武備不能廢弛啊!
我林泰來身為大明第一武狀元,應當以身作則時刻準備著!一旦國家有需要,便能立即上陣殺敵!”
趙煥又質問道:“你就不能換個地方?”
林泰來耐心解釋說:“從我們朝臣居住區往東邊去,就是皇城宮城了,我總不能震動宮掖吧?
所以隻能往西邊找地方了,看來看去,隻有都察院大門外的空地比較大。
大門外麵就是公用街道,行人可以通行,亦沒有規定說不許晨練吧?
以後我們會經常過來晨練的,如有打擾,請多包涵。”
眾禦史:“”
你林泰來實在太過分了啊,變本加厲的過分了啊。
林泰來解釋完了後,忽然又記起了什麼,對著禦史們大聲問道:“哪兩位是雲南道禦史萬策、江西道禦史林可成?可否賜見一麵?”
雖然這兩人此時並不想主動暴露身份,但架不住其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過來。
所以林泰來很快就找到了目標人物,走近了幾步說:
“聽說去年我不在京師的時候,你們二人極為厲害,將我那同鄉老前輩禮部侍郎徐顯卿彈劾到罷官啊。”
二人答道:“徐顯卿罪有應得,咎由自取,非因被彈劾也!”
林泰來鼓掌道:“說的好!兩位侍禦不畏權貴的風骨,非常值得我學習!”
字麵意義上很好的話,從林泰來嘴裡說出來,似乎自帶驚悚特效。
學習不畏權貴?怎麼學習?拿誰學習?
在都察院大門外晨練完畢後,林泰來回了家,洗漱過後再次出門,向皇城東南的官衙區域而去。
翰林院公堂中,禮部右侍郎兼詹事府詹事兼掌翰林院事陳於陛正翻閱著《累朝訓錄》的樣稿。
自從前年皇帝下詔修《累朝訓錄》以來,隻要沒死皇帝,這就是翰林院最重要的修書工作。
按照工作計劃,差不多有兩千卷左右的《累朝訓錄》將在今年下半年修完。
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現在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陳掌院必須對項目進度進行檢查以及根據情況做出調整。
??????????.??????
但是檢查著檢查著就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新人林泰來居然完成了抄錄五十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