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魚與熊掌
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想了想後,對林泰來婉拒道:
“我隻是奉旨前來傳話,而是否增補閣臣之事與今日廷議無關。
何須我擅自轉奏,你還是另行上書吧。”
他陳太監隻為皇帝服務,不想摻乎文臣之間的破事。
你林泰來如果真有什麼想法,請通過正規渠道上書,不要拿他陳太監當傳話的工具人。
多幫彆人向皇帝傳一次話,就多一次風險。
林泰來皺眉道:“皇上被內閣蒙蔽了,重組內閣或者增補閣臣都是當務之急。
你們這些在司禮監混的,必須要處處為皇上著想,而且要事事想在前麵!
若我為司禮.算了算了,我誌不在此!”
陳矩有點不爽,冷哼一聲。
你林泰來以為當太監很容易?宮裡的競爭比你們文官更殘酷!
還有,你林泰來一個外臣,難道比他們司禮監的太監更懂皇上?
你林泰來若敢“挾災自重”,強行插手內閣人選,事後第一個挨收拾的就是你!
林泰來說完後,就讓開了東朝房門口,代表皇帝的陳太監率先離開,去內宮回奏。
隨後東朝房就散場了,林泰來一馬當先走了出去。
卻見錦衣衛北鎮撫司指揮僉事駱思恭還在外麵,林泰來就問道:“剛才陳太監有沒有下令,捉拿我下詔獄?”
駱思恭不爽的答道:“沒有。”
林泰來左顧右看,又問道:“早晨是劉千戶負責將我從西直門押解到東朝房,現在應該將我再押回去。
但是此時為何不見劉千戶?這是擅離職守!這是瀆職!
東朝房裡有許多禦史在,他都敢這樣?”
駱思恭不耐煩的說:“行了行了!由我押送伱回去!你不要無事生非!”
林泰來立刻又責問說:“駱指揮這是打算用實際行動,來包庇劉千戶?”
駱思恭:“.”
你愛怎樣就怎樣吧!不管了!反正你林泰來也不會跑!
眼見著駱指揮怒氣衝衝的離去後,便有數人迅速靠近了林泰來。
有戶部尚書王司徒、禮部左侍郎趙誌皋、左僉都禦史趙煥等人,一起往宮外走去。
若錦衣衛官校在旁邊,還真不好說話。
趙誌皋略有擔憂的說:“今日就提出增補閣臣,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林泰來不以為意的說:“怎麼能叫操之過急?剛剛好,你就等著進步吧!”
說到這裡,林泰來頗感欣慰。
從萬曆十三年燒冷灶開始,辛辛苦苦用了將近五年時間,終於快把趙老頭培養出來了。
如果以“老成持重”為標準的話,入閣候選人基本上隻有吏部尚書楊巍和左侍郎趙誌皋。
若趙誌皋入閣,那當然是大好事。
就算楊巍入閣,趙誌皋也可以接任吏部天官,同樣是不亞於普通閣老的位置。
趙誌皋忍不住問道:“以林九元你看來,魚與熊掌之間,哪個更好?”
這意思就是,接下來往哪方麵努力?大學士還是吏部尚書?
林泰來歎道:“說實話,我也很猶豫,不知道哪個選擇為佳。
所以一切就聽天由命吧,挨到了哪個就是哪個,反正兩個選擇都不差。”
此時萬曆皇帝正在翊坤宮,和鄭貴妃在屋裡讀書學習。
陳矩陳太監趕到時,就先站在殿前院中等待,反正時間也不會長。
果然過了不大一會兒,如同聖賢的萬曆皇帝就出來了。
陳太監上前叩見,便聽到皇帝主動詢問說:“議論結果如何?”
由此可見,皇帝還是非常關注的。
陳太監奏道:“朝臣公論認為,應當赦免林泰來!”
萬曆皇帝有點生氣的說:“朕就知道!對非議君父之言論的處罰,就沒有不被阻攔的!”
陳太監又奏道:“不過朝臣公論,災異應驗在林泰來被貶謫驅逐之事。
故而為了消弭災異,請赦免林泰來。”
萬曆皇帝立刻轉怒為喜,“甚好!那林泰來可以赦免!”
這才是皇帝最想聽到的消息,有人把災異責任扛起來,不要整天拿自己失德說事。
而後萬曆皇帝又道:“既然林泰來先前受了委屈,可以提拔嘉獎。”
見皇帝心情大好,陳矩也笑著答道:
“林泰來今日還請求說,陛下應該儘快增補閣臣。
他還責怪我等內臣不為陛下著想。
畢竟他還是太年輕,性情急躁了。”
萬曆皇帝對此不置可否,然後開始布置工作。
“傳旨!讓內閣起草罪己詔,就說朕受蒙蔽,貶謫忠良,致使上天警示.”
說到這裡,萬曆皇帝忽然意識到什麼,停頓了一下又猶豫著說:“於今內閣無人能草詔吧?”
按照現有的製度,所有正規詔書(除了中旨、口諭、手令之類)都是先由內閣起草,皇帝確認後用印。
但這次皇帝罪己詔有“朕受蒙蔽”等內容,可是偏偏蒙蔽皇帝的人就是內閣大學士們。
讓蒙蔽皇帝之人幫助被蒙蔽的皇帝起草罪己詔,聽起來像是搞笑的。
罪己詔不但是給天下人看的,也是給上天看的,越是表麵文章越是不能真成了笑話。
想到這裡,萬曆皇帝歎道:“所以林泰來言之有理,確實需要增補內閣人選,即便是為了起草罪己詔。”
陳矩:“.”
難道自己真的不如林泰來?難道林泰來真的比自己更適合當司禮監太監?
念及此處,陳太監決定再試探一下,又說:
“林泰來還說,當今內閣太年輕不穩重,所以應當增選老成持重、年紀六十五左右之人入閣。”
萬曆皇帝還是點了點頭,“林泰來確實考慮周全,正該如此。若非他提醒,還真沒想到這些。”
內閣班子太年輕,豈不很有可能產生乾上一二十年、尾大不掉的閣老?
所以再增加人的話,最好找年紀大一點的。
陳太監頓時有點自閉,而且他終於發現了林泰來的厲害之處。
這手法根本不能算是對皇帝想法進行判斷,而是無形之中主動引導皇帝思路,讓皇帝朝著所需要的方向去想。
不要以為這很簡單,不是對皇帝了解極為深刻之人,根本做不到這些。
所以林泰來大概也許真的比自己更適合當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