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林泰來隻是個莫得感情的刷功勞機器。
又有人閒談說:“就差一個順義王本部土默特部的巨酋,林參讚就能集齊北虜右翼三萬戶也就是三大部的三連斬了。”
話已經送到嘴邊,不裝對不起觀眾,林泰來端著大碗酒,淡淡的說:
“去年春天,我在草原為順義王襲封問題斡旋時,幫忠順夫人格殺了老俺答的嫡長孫扯力克,這算是土默特部萬戶領主級彆的巨酋吧?”
眾人:“.”
這波真是被結結實實的裝到了,閃都閃不開!
土默特部俺答嫡長孫、前名義領主扯力克,襖兒都司部吉能嫡長孫、前名義領主卜失兔濟農,永邵卜部前名義領主瓦剌它卜囊,三萬戶領主三連斬?
為了便於統一指揮全局,總督鄭洛暫時移駐到了位置稍微居中的金城。
但剛在金城臨時行轅安置好,就收到了甘肅巡撫餘之禎的急報。
本來鄭總督下意識的以為,這是又出事了,卻沒想到還是大捷。
看著戰報,鄭總督簡直懷疑人生,產生了一種仿佛與現實割裂的不真實感。
這場甘浚山大捷和之前的西寧大捷一樣,與收縮防守、整訓恢複的整體形勢簡直就是格格不入。
並不是鄭總督心胸狹窄見不得彆人立功,但就是感覺很怪異。
怎麼說呢,這兩場大捷仿佛就是沒來由的憑空出現,不講規律不講道理,生硬而突兀。
本來在鄭總督計劃裡,整訓兩三年後,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大捷。
西寧方向暫時無事,巔峰按察、半步巡撫石大人到金城來向鄭總督彙報工作,並且索要錢糧犒賞。
斬首八百多的大捷,如果不給犒賞,官軍肯定不滿意。
在邊鎮地區,官軍不滿意的後果很可能就是兵變。
看到鄭總督拿著戰報發呆,石大人詢問道:“製台何所思?”
鄭總督苦笑道:“我似乎看到,從乾燥的戈壁灘上突然生長出一棵南國大榕樹,你說奇怪不奇怪?”
林泰來雖然考過武狀元,當過幾天武官,但從沒正經在邊鎮曆練過,除了兵變也沒正經指揮過戰鬥。
但偏生這個月就突然用兵如神,連續大捷,還連斬虜酋,這是什麼天生神將?
石大人隻輕輕說了三個字:“韓德讓”
這三個字直接讓鄭總督沉默了,心裡甚至產生了些許不平衡。
這什麼世道啊,自己積攢的幾十年資曆、經驗、智慧,還不如幾場枕頭風?
趕緊開始說正事吧,石大人又催問說:“關於西寧大捷之犒賞?”
鄭洛回過神來,皺眉道:“前番洮、河兩次大敗,損失慘重,到處都需用錢糧,現在各庫太吃緊了。”
況且鄭總督根本沒想到會有大捷,對犒賞銀兩、物資完全沒有準備.
石大人又說:“聽說朝廷先前從太仆寺撥了十萬馬價銀。”
鄭總督無可奈何的答道:“這些銀子用處太多了,哪邊都很緊要。
例如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父子,率領三千精兵從寧夏鎮過來支援,索要一萬兩撫賞銀。”
石大人求了幾句,還是沒結果,隻能說:“等林參讚送套虜出境回來後,再與製台說吧!”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