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防守的親衛隊才一個照麵就被擊潰了,快的幾乎反應不過來,潰兵就已經退到自己身邊了!
幾個親衛拉著將官,大聲喊道:“退!退!退到城牆上!”
將官下意識的轉身就沿著馬道斜坡,想往城牆上跑。
但是上百潰兵擁擠在身邊,這叛軍將官完全跑不起來。
林泰來猛衝了過來,連續揮舞狼牙棒橫掃,將礙事的人都撥開。
還有死士拚命攔在叛軍將官和林泰來之間,用血肉之軀卡住了狼牙棒。
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殺得性起的林泰來看叛軍將官還要逃,丟下狼牙棒,雙手抓起了叛軍屍首,舉起後狠狠的砸向叛軍將官。
馬道是由石頭壘起來的,地麵凹凸不平,跑起來本就身形不穩。
當巨大的衝擊力撞到後背時,那叛軍將官直接撲地。
林泰來懶得抓活的,重新撿起狼牙棒,衝過去就是一棒,直接送叛軍將官下黃泉。
然後對左右吩咐道:“立刻割了首級,向叛軍喊話!”
有向導過來看了眼,叫道:“竟然是哱拜養子之一哱洪大!”
林泰來隨口道:“那更好!”
雖然這什麼哱洪大在叛將裡的地位排不到前五,但最大的價值就是姓哱啊。
在城門口廝殺的叛軍看到哱洪大死了,立刻失去戰意,一哄而散。
隻剩了一二百殘兵留在城門沒動,大概都是起事的內應。
但是在城牆上還有數百叛軍,眼見著大勢已去,直接喊話投降。
短短一刻的時間,這場戰鬥就結束了。
林泰來又下去到城門那邊,與起事的內應武官趙承先打了招呼。
而後卻見城門洞已經被大量石塊塞滿堵死了,難怪剛才廝殺隻在城門附近,沒有人從城門洞進出。
無論如何,這也算奪取城門成功了吧?
先登、斬將、奪門,今晚算是大圓滿了。
不過叛軍丟了西門,肯定會調集軍馬進行反撲。
隨即林泰來下令,命所有已經進城的官軍全部到西城門這裡彙集,準備抵擋叛軍反撲。
然後又通知西城外的李昫,趕緊從外麵清理城門洞,徹底打通入城通道。
在當晚,林泰來又依托馬道和城牆,指揮越來越多的官軍打退了叛軍三次進攻。
當堵住西門的石塊被清理乾淨,門洞暢通後,西城叛軍再也無力回天,停止了反撲並撤退。
此時的南城方向,中軍官興奮的向李如鬆稟報道:“守南門的叛軍似乎撤了!官軍可以一鼓而下!”
李如鬆歎道:“可以料知,林監軍肯定徹底奪下西門了。”
在寧夏城內的格局裡,軍事機構和哱拜府第都在東北區。
一旦有城門被攻破,叛軍肯定會收縮到東北角繼續頑抗。
所以才會出現叛軍主動從南城撤退的跡象,這裡已經不具備防禦價值了。
天亮後,李如鬆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從南門入城。
南門直通寧夏慶王府,先前在哱拜叛逆後,慶王府遭了兵災,被叛軍搶掠了一遍。
在慶王府門口,監軍林泰來正坐在台階上休息,被李如鬆看見了。
林監軍身上的新鐵甲本該是亮閃閃的,但卻蒙上了一層血色,很多梅花形的鎧片也從白梅變成了紅梅。
他手邊有一支鐵槍和一支狼牙棒,一樣都是血跡斑斑的。
“本監軍疲憊不堪,欲回城外軍營休憩,後麵就交給你了。”林泰來笑嘻嘻的說。
李如鬆麵無表情的答道:“不差這最後一步了,你就留在這裡督戰吧。”
林泰來又睜大了眼睛道:“已經破城了,你為什麼不笑?不會怪我搶了你風頭吧?”
李如鬆發自內心的回答說:“你這樣一個前途無量的狀元翰林,竟敢不惜自身先登奪門,我隻有佩服。”
任何事情做到極致,那就是量變引起質變了。
以狀元翰林之尊,竟然敢於玩命,立下先登奪門的壯舉,不服不行。
不隻是李如鬆,所有參加了攻城的將官聽到林監軍的壯舉後,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文官在戰場上耍花活,向來被他們視為作秀,但是作秀到這地步還能叫作秀嗎?
他們這些已經身居高位的武將,如今也沒有親自登城搏命的勇氣啊。
林泰來指了指身後的慶王府,“老慶王有個兒子,一直藏身在府內地窖裡。你去把他救出來吧,這份功勞送你了。”
李如鬆不在意慶王府的事,卻看向東北並問道:“哱拜將所有兵丁都聚集在東北,還有若乾重炮火銃,依托院牆街巷頑抗,如何克敵?”
攻克肯定是能攻克的,但到了這個地步,能減少代價就儘量減少,再付出重大傷亡就不值得了。
林泰來指點說:“叛軍的前四號人物哱拜、哱承恩、許朝、劉東暘還都活著,伱大可繼續招降,但要求立功才能受降。
人都有僥幸心理,被招降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了,他們不能不心動。
為了能立功,他們大概會自相殘殺,拿著彆人的首級來投降。”
李如鬆詫異的說:“如果叛軍裡有人殺了其他叛將,我們真要受降?”
林泰來答道:“若有來投降的,讓他到這裡來找我談判!”
於是李如鬆指揮大軍,死死包圍住了寧夏城東北角。
下午的時候,叛軍發生內亂,無數叛軍士兵逃出來投降。
其後二號叛將、哱拜的長子哱承恩提著三號叛將許朝、四號叛將劉東暘的首級,代表哱拜向李如鬆謀求投降。
李如鬆告知說,投降條件由監軍說了算,請哱承恩去慶王府門口找林監軍談判。
但到了慶王府門口,林監軍卻說:“是李如鬆企圖招降你們,與我林泰來有什麼關係?”
隨之將哱承恩當場擒拿,跟隨哱承恩出來談判的一百衛兵也全部被消滅。
同時李如鬆發起了總攻,內亂之後的叛軍完全失去了抵抗意誌。
叛軍首領哱拜見局勢已經無可挽回,自知已經沒有生路,在府中縱火自殺。
哱拜次子承寵、叛將土文德、何應時、陳雷、白鸞、陳繼武等相續被生擒。
除去善後事宜,戰事就此落下帷幕。
兩天之前的李如鬆絕對想不到,戰事竟能如此之快的結束。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