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很鬆弛的眾將紛紛看向經略公,心裡都有點意外,終於要開打了?
李如鬆似乎不敢相信,問道:“真的要去打漢城?”
林泰來歎道:“節日過完了,天氣也變暖了,雨水也停了,糧草軍資也寬裕了,將士也休息夠了,後方也穩定了,新的援軍也要到了,我已經實在沒有理由不打了。”
李大將調侃說:“怎麼?隻要還能找到借口,軍門就繼續按兵不動?”
林泰來答話說:“也不是不可以,隻要能幫本部院想出一個新的合理借口,那就繼續不動。
畢竟收複了漢城也是麻煩事,到時朝鮮國王肯定哭著喊著要回京。”
李如鬆:“.”
那今天喊大家開會是來乾什麼的?一起幫你想新的借口?
三兵團主將董一元打圓場說:“雖然今天隻能紙上談兵,但能議論如何攻打漢城也好。”
昨晚操勞的林泰來打了個哈欠,很隨意的道:“那你們議論吧,就算想不出什麼破敵良策也不打緊。”
眾人齊齊無語,經略公你這什麼態度?你到底有沒有開打的想法啊?
林泰來解釋說:“我軍進入朝鮮國以來,時常為糧草而焦慮,倭兵跨海而來,更甚於我。
先前倭兵為何分散於八道,除了鎮壓地方的原因之外,還是為了就食於地,減輕後勤壓力。
而現在倭軍為了防禦我軍,幾萬兵馬集中在漢城,糧草必定緊張。
而且倭兵的基地釜山距離漢城千裡之遙,又有朝鮮義兵大肆騷擾,供給也肯定更艱難。
從去年到現在,數萬倭軍盤踞漢城四個月,消耗極為巨大,我估計倭軍快耗不下去了。
此時大概倭兵已經有從漢城撤退的想法了,就算我們什麼也不做,兩個月內倭兵也會撤出漢城。”
眾將麵麵相覷,難道坐著不動,就能收複朝鮮王京漢城?
這話聽起來太玄幻,不過從林經略嘴裡說出來,似乎又有幾分可信。
混熟了都知道,林經略說出來的話,似乎越是離奇就越是可信。
如此說來,先前兩三個月不出戰莫非也是一種計策,就是為了消耗倭軍糧草?
李大將忍不住道:“所以今天軍門召我等前來,真就是閒談的?”
“也不完全是。”林泰來說:“如果倭兵自行從漢城撤退,而我們什麼也沒做,那我們的戰功又能有多大?
故而今日閒來無事,召集爾等共聚,商討一下怎麼假裝攻打漢城。”
眾將官:“.”
這算不算文武兩能,軍政全才?經略公你這濃眉大眼、熱衷先登斬將的猛男,居然也會琢磨虛報戰功。
林泰來看著還在發愣的幾個人,直接點名李如鬆,鼓勵道:
“來,你先說幾句!畢竟在虛構戰功這方麵,你們李家也堪稱家學淵源了,令尊的經驗比我們加起來都豐富。”
李如鬆:“.”
要不是林軍門你隻是說家父,老子當場跟你絕交!
林泰來又承諾說:“如果你編的好,這次攻略漢城之戰,可以以你為主導!”
“是!”李大將下意識的就一口答應,隨即又充滿懷疑的反問道:“真以我為主導?”
雖然你林泰來在政治方麵的信用堪稱有口皆碑的過硬,但你在戰術方麵的信用就是負數!
被你忽悠成主攻的,哪個最後不是你豐功偉績的墊腳石?
林泰來非常認真的保證說:“這次真以你為主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李如鬆心裡合計了一會兒,如果排兵布陣都是自己負責,那也不是不行。
然後李如鬆又稍加思索,提議說:“如果真如軍門所說的,倭寇糧草極為緊張,可以利用這點做文章,根本不需要虛構戰鬥。
首先,想辦法假裝和倭寇議和,但是軍門在與倭寇談判時,又要假裝談崩了。
不過那時軍門要點出來,我們已經知道他們糧草緊張的情況了,大不了等著他們糧草耗儘,這叫打草驚蛇。”
眾人沒說話,聽著李如鬆繼續說:“如果倭人知道,我們已經得知他們的底細,必定會決意撤退。
但以倭人的狡詐,又會假意繼續議和,以此為掩護撤退。
此時我們能通過議和時間,大致掌握漢城倭寇撤退時間。
軍門繼續負責與倭人議和,迷惑倭人。而我軍則出動馬兵迅速南下,從後麵追殺撤退的倭兵。
能斬獲多少就斬獲多少,這樣可以避免攻城傷亡過重,節省我軍人力物力。”
眾人紛紛點頭,這個“打草驚蛇”計劃如果能順利施行,就真是不錯,李大將還是有點東西的。
林泰來聽完了後,似乎有些不滿的說:“所以按照你的計劃,本部院從頭到尾的任務隻有假裝談判議和?你去負責追殺撤退的倭寇?”
李如鬆一本正經的解釋說:“因為軍門的形象深入人心,又是全軍主帥,倭寇要談判肯定找軍門你。
彆人替代不了,也不好冒充,所以隻能由軍門你親自出麵假裝談判。
這個任務非常重要,非軍門不可也,所以算是人儘其才。”
林泰來還想嗶嗶幾句,李如鬆又說:“軍門剛才答應過,這次以我為主導。”
“行吧!就委托你了!”林泰來最後還是沒有食言而肥,魚兒似乎上鉤了。
拿到主導權的李大將的積極性頓時高漲,開始一點一點的摳細節。
一次戰役計劃不是做出藍圖就完事的,還需要填充大量的細節。
“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假裝提出議和,但又不能讓漢城倭寇看出是假的並產生疑心?”
林泰來想了想後,“可以等小西行長從平壤那邊回來,派他做中間人,他肯定樂意。”
先前還說完全沒有議和的必要,卻沒想到現在要搞一場假議和,小西行長居然還能再次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