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箕封異代恩光舊_大明話事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話事人 > 第七百二十八章 箕封異代恩光舊

第七百二十八章 箕封異代恩光舊(1 / 2)

王京漢城被拿下後,漢城周邊的京畿道各地自然傳檄而定。

此後一段時間,初入朝鮮國、戰功還不多的李昫第四兵團一萬五千人繼續從漢城南下。

接連“收複”了位於京畿道正南方的忠清道、全羅道。

同時留在東線的麻貴第二兵團也傳來了消息,東海岸江原道的倭寇島津兵團全線撤退,麻貴兵團已經南下收複了江原道。

到此為止,連帶去年收複的北三道,天兵已經收複了朝鮮國八道裡的七個道。

而倭寇確實如同天帥所判斷的,已經放棄其他地方,全部撤退到慶尚道,七八萬倭寇聚集在南海岸一帶龜縮守據。

大名鼎鼎的釜山就在南海岸,這裡與倭國對馬島隔海相望,本就是倭寇侵朝的登陸點和前進基地。

而且倭寇在南海岸據守,因為距離本土非常近,糧草供應也就非常便利,不再有千裡轉運的煩惱了。

在朝鮮國這種用布條當貨幣的窮地方打仗,連倭寇也一樣頭疼糧草問題。若非如此,漢城倭寇也就不會想著撤退。

現在剩餘倭寇放棄各道,快速撤退到南海岸,又重新換成天兵方麵開始頭疼糧草問題了,頗有此消彼長的意味。

一方麵,從漢城到南海岸將近千裡,意味著大明天兵的後勤線又要拉長千裡,不得不又要新建供給體係了。

原來從新義州、平壤轉運的體係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戰局,需要更多依靠海上運輸。

幸虧去年出征前對此就進行了部署,安排了天津衛和山東登州兩條航線,還組織搜羅和新建海船,今年應該能發揮出巨大效應。

另一方麵,朝鮮國本土真的就是一點都指望不上。

現在又正處於青黃不接的傳統春荒期,朝鮮國本土更是不可能刮出多餘糧食了。

而那些維持會、忠義救**之類的地方軍政組織,反而要暫時依賴大明天兵後勤體係輸血。

也就是說,大明不但要承擔官軍供給,還要兼顧朝鮮本土很大一部分地方財政功能。

去年出征之前,林天帥就和朝鮮國算過,說一年需要八十萬石軍糧,絕不是虛報唬人。

就算出動十萬天兵,一年也真吃不了八十萬石,頂多也就三十萬石。

剩下的絕大多數開銷,其實都是運輸成本,以及維持地方穩定的開銷。

隨著收複地區越來越多,剛舒緩了兩三月的林天帥,又一次開始為糧食焦慮。

現在從各處發來的報告裡,涉及最多的內容就是糧食。

財政緊張時的賬目真不能細算,越算越讓人暴躁。

到處都在張手要糧,此時此刻的林天帥感覺自己並不像是個大軍統帥,反而像是後世那種轄區內有一堆破產企業的地方主官。

又一次體驗到了諸葛武侯北伐的感覺,難怪諸葛武侯六出祁山過程中最大問題其實是搞糧食。

若不是還有開采銅礦這個信念支撐,以及今後的對倭國“轉口”貿易理想,林天帥真想甩手不管。

反正林天帥暫時不看軍事地圖,改看賬本了。

這日,林天帥的老相識、朝鮮維持總會第一副會長兼平安道維持會會長尹卓然風塵仆仆的從平壤城趕到漢城。

他剛走到西闕前廳門外,還沒進屋就聽到了天帥的怒吼。

“一年隻能輸送七次,不可能,絕對不準!給我提高到十次!

我不想聽到不行的理由,我隻要更多軍糧!”

還有另一個人在據理力爭,對天帥大聲說:“海上航行要看風向、看海流、看海岸線,還要檢修船隻!靠的是技術,而不是靠嘴皮子就能在海上平趟!

組織船隊從山東登州往朝鮮國中南部運糧,要沿著遼東外海島嶼、以及朝鮮國西海岸航行十幾天!

又不是海麵上畫個直線就能把船開到,一年往返極限就是七個周期!怎麼可能往返十次?”

尹卓然驚訝的對門口守著的崔五魁問道:“什麼情況?”

崔五魁苦笑道:“大帥正在接見山東那邊的人,商議海運事宜。”

尹卓然又問:“我不是問這個,我想問的是何人如此勇猛,竟敢與天帥據理力爭?”

就尹卓然所知,最近半年跟天帥據理力爭的人,基本都墳頭草三尺高了。

崔五魁答道:“此人乃是我國山東登州衛世襲指揮僉事戚祚國,另一個身份是戚少保次子。”

尹卓然恍然大悟,難怪敢和林天帥講理呢,這年頭就是講理也要看身份資格的。

難怪崔五魁站在門口了,這哪能插得上話?那他尹卓然也不必進去了,先在門口等著。

崔五魁也跟尹卓然閒談八卦說:“我猜山東方麵肯定是知道天帥不好伺候,所以派了戚少保次子這麼一個人過來,讓天帥不好太苛責。”

裡麵的吵架聲音平息後,就看到林天帥禮貌的將一個中年將官送了出來,出自戚家軍的吳惟忠、戚金等人在旁邊親熱的陪著說話。

林天帥送走了登州衛世襲指揮僉事戚祚國,瞥見尹卓然,疑惑的問道:“你不在平壤城善後,跑到漢城作甚?不會也是來要糧食的吧?”

尹卓然連忙答道:“有一件極為重要、關係到長治久安的大事,需要向天帥稟告!”

心情不大美麗的林天帥惡狠狠的說:“你若敢忽悠我,我就把你送回李朝小朝廷!”

進屋落座後,尹卓然稟報道:“在下欲在平壤城重修一座大廟.”

“什麼!”林天帥聲音都高了八度,怒斥道:“在錢糧如此吃緊的時候,你怎麼敢想修廟?本帥連李朝的宗廟都沒管!”

尹卓然真害怕天帥一怒把自己砍了,連忙叫道:“聽在下說完,要重修的乃是箕子廟!”

箕子?林天帥冷靜了下來,心裡盤算起來。

當年武王伐紂滅商之後,紂王的叔父箕子逃到了朝鮮北方,建立了箕子朝鮮,這也是半島曆史上的第一個政權。

尹卓然繼續解釋說:“畢竟平壤城乃是箕子舊都,在這重修箕子廟理所應該。

借著箕子,可以大肆宣揚朝鮮國本為中原分支,至少北方是。不管認祖歸宗還是接受分封,都是完全符合法理的。

以天帥對未來的構圖,箕子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符號,畢竟從中原過來的箕子算是朝鮮第一個國君!

所以說重修箕子廟關係到長治久安,這沒錯吧?”

林天帥頻頻點頭道:“倒也有幾分道理。”

尹卓然又試探道:“所以這錢糧當然,還要勞駕天帥為重修箕子廟撰寫辭賦,刻錄大碑永久保存。”

“唉!”林天帥無力拒絕,“暫時要多少錢糧,說個數吧。”


最新小说: 退!假千金的道侶們賴上真千金了 我在迪迦世界造EVA 玩弄陰濕年下後,嬌美人無處可逃 我修改的簡曆都成真了 一宵半夏:司教授的心尖孕事 絕對權力 柯學世界中的忍者 直播反串:我一笑傾城,掰彎全網 平妻?狗都不當,滿塘大佬不香嘛 遮天:我自仙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