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中軍官達雲帶著近千騎兵,已經再次繞到側翼,向這支倭軍發起了攻擊。
當立花宗茂落入敵手,立花家旗本武士齊齊陣亡,立花軍足輕就崩了。
倭軍特性就是這樣,前排精銳戰沒了,其他人就會崩盤,更彆說主公落到了敵人手裡。
然後一同組成右翼的井伊赤備隊、本多家部眾看著立花軍潰逃,也連帶著一起崩了。
三家的主公都已經失陷,相當於所有的主心骨都沒了,根本沒人能維持得住場麵了。
達雲和上千騎兵本來是從側翼切入的,但很快就變成了追在後麵砍。
林天帥見狀傳令道:“留一個縱隊看守陣地,其他人全部出擊!先追到太和江!”
然後對一直留在身邊的三百親衛道:“上馬!去找麻貴這個沒用的家夥!”
隨即林天帥卸了八十斤重甲,換了一身十多斤輕便的甲胄。
還有親衛想打起帥旗,卻被林天帥一巴掌拍掉了,斥道:“蠢貨!這時候就不要立旗了!”
此時麻貴正在指揮主力,對德川軍和島津軍進行攻擊。
頗貴和擺賽這兩員猛將,帶著四千人繞開了倭軍水師船隻那側,從另一側下馬以步戰方式接近倭軍並激烈肉搏。
大明北方邊鎮精銳官軍從體格到裝備上,對倭兵具有很大優勢,倭軍前排陣線被打得搖搖欲墜。
在這種混戰場麵下,倭軍火銃齊射的優勢也發揮不出來,鐵炮足輕在後麵隻能乾瞪眼。
麻貴緊張的觀察著戰局,一旦倭兵前排出現潰逃跡象,就立刻出動剩餘騎兵進行衝擊。
就在這時候,忽然有大股大股的潰兵出現在視野內!
麻總兵吃了一驚後,發現這些潰兵都是倭人,這才稍稍放下了心。
大明官軍為了避開河道中的倭船,在偏東方向發起攻擊。
所以這些潰兵為了躲開大明官軍,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偏西方向,沿著太和江拚命逃竄。
結果就造成了兩個後果,第一是將西邊河道上倭船擋得嚴嚴實實,倭船上的鐵炮足輕無法向明軍方向進行射擊。
第二就是在這種狹窄地形上,這波潰軍無處可去,就直接衝擊了德川軍和島津軍的陣容。
這下倭軍東邊遭受大明官軍攻擊,西邊被亂兵衝擊,整個軍陣都開始亂了起來。
麻貴見狀大喜,立刻又準備將剩餘的數千騎兵轉投到西邊,跟在那些亂兵後麵進行衝殺。
隻要能越早打垮倭軍,自己事後向天帥解釋也就越有力!
忽然這時從身後傳來了一道聲音,“你怎麼還在這裡?不會一直在原地踏步吧?”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麻總兵在春風裡也不禁打了個寒顫。
不過好在大帥隻是用陰陽怪氣的說話,這說明大帥的心情還能挽回,還沒有一定要弄死自己的地步。
思量完畢,麻貴轉頭看去,卻見林天帥騎著馬,朝著自己過來了。
麻貴連忙畢恭畢敬的迎上去,而林天帥一邊看著戰場形勢,一邊淡淡的說:
“老麻啊!你被倭軍主力牽製在此,不好立刻回師救援後陣,本部院不挑你的理。
但是本部院已經將倭寇右翼全部擊潰,你卻還在這裡磨磨蹭蹭,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麻貴低著頭,老老實實的奉承說:“大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仿佛籍布韓白在世,末將豈能與大帥相比?”
林天帥滿意的點了點頭,“本部院也沒有那麼強,隻是順手把突襲後陣的三員倭軍大將生擒了!
分彆是倭國東部無雙本多忠勝、西部無雙立花宗茂、德川家赤鬼井伊直政,都是倭國第一流的大將!”
麻貴:“.”
終究還是錯付了,原來在大帥的眼裡,自己和李如鬆沒有多大區彆,都是大帥的戰場背景板罷了。
大帥這指揮行軍作戰的技術水平究竟如何不好說,但這在戰場上搶功勞搶風頭的能力絕對天下無雙。
還是說大帥具有特殊體質,各種大出風頭堪比演義的花樣功勞總能不停的往手裡掉?
這次來蔚山,第五次先登沒刷出來,結果又刷出個一陣擒三將的事跡。
如果這是老天爺強行喂飯吃,也不怕林大帥吃撐了!
林天帥也看完了戰場形勢,拍了拍麻貴說:“不要在這裡發楞了,快去拿回最終的勝利吧!”
麻總兵心裡滿滿的都是苦澀,這次戰役的榮光已經不屬於自己了,對最終勝利似乎也失去了渴望。
林天帥卻又道:“不過為了儘快奪取最終勝利,還需要增加一點催化因素。”
然後招了招手,便有三名親衛舉著長槍,高高的挑起了三頂各有特色、辨識度非常高的頭盔。
一個裝飾著衝天山羊角,另一個裝飾著大鹿角,還有一個裝飾著金色大圓圈。
林天帥對麻貴麵授機宜說:“那三名被我親手擒拿的倭將都是聲名響亮、極有威信的大將。
在倭軍麵前挑著他們的頭盔宣示,必定能打擊倭軍士氣,加速倭軍的崩潰!”
聽完介紹,麻貴更不想去奪取最終勝利了。
自己辛辛苦苦在前麵打主攻,沒想到勝勢又是由後麵打輔助的促成。
天意乎?人力乎?這一定是自己剛才沒有回師救援後陣的報應吧?
麻總兵不禁又想起了與李如柏各自領命的那個下午。
聽到自己負責帶主力阻擊倭寇援軍時,雖然自己很興奮,但李如柏看向自己的眼神卻充滿同情和憐憫。
想必是一直跟著李如鬆混的李如柏,已經提前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雖然麻總兵已經沒有鬥誌了,但軍令不可違。
他隻能率領著因為功勳而激動的數千騎兵,挑著三頂頭盔,向倭軍發起了總攻。
身後又傳來了林天帥的囑咐:“注意多抓俘虜!多用倭語喊跪地不殺!”
在倭軍中軍本陣,德川大納言家康看到潰逃而來的亂兵後,不由得龜軀巨震!
這些潰兵隻能說明一件事,己方的右翼攻勢失敗了!
就是德川大納言想了三次呼吸時間也想不明白,一萬兵力突襲數千步兵後陣,怎麼如此短時間就大潰敗了?
即便突襲不成,安安穩穩的撤回來很難嗎?
而且從潰兵的數量看,似乎也沒損失多少人,怎麼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