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小朱瞻基應了一聲,邁開腳步,一蹦一跳地進去了。
朱高熾隨後跟了過去。
進了書房,朱瞻基走到書桌旁邊的椅子上,仰起頭對朱高熾道:“父親大人,我給您泡茶吧。”
“不用忙碌了,讓他們去弄坐為父腿上歇息一下。”朱高熾說道。
“嗯。”
朱瞻基又乖巧地應了一聲。
朱高熾在一張椅子上坐下,朱瞻基坐在他的大腿上,朱高熾打量著兒子,目光漸漸變得柔軟,但轉瞬就有些黯然。
這便是朱高熾又想起了薑星火即將出獄的事情。
而朱高熾呢,嚴格來說,此時朱高熾跟薑星火並沒有任何交集,甚至一麵都沒見過。
對於薑星火而言,朱高熾這個人,他根本就不認識。
當然了,若是僅僅是不認識、不熟悉、不了解,這些朱高熾相信憑借他一向與人為善的特質,是可以解決的,多交往一番便知根知底了嘛。
但問題在於,朱高熾同樣也意識到,他與薑星火之間的隔閡,卻並非是兩人不認識的導致。
而是朱高熾屁股下的位置!因為朱高煦獲得了軍中絕大部分武將勳貴的支持,故此,如果朱高熾想要與自家二弟分庭抗禮,甚至在立儲之爭裡勝過朱高煦,就同樣必須有自己牢固的基本盤。
這個朱高熾的基本盤就是文官係統。
文官係統裡,既包括了朱高熾在北方留下來的原燕軍行政文官,也包括了朱高熾新收攏的向他靠攏過來的建文舊臣。
就譬如解縉、楊榮、楊士奇這些人,其實都是燕軍攻入南京後,因為朱高熾負責替朱棣處理政務,所以才逐漸接觸到,繼而慢慢納入自己夾帶的人物。
這些人作為此時讀書人裡最頂尖的青年才俊,也注定是大明帝國未來的廟堂精英,他們對朱高熾的靠攏,是有自己的考量,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的。
這種利益訴求,就是朱高熾要在某種意義上代替建文帝的角色,成為江南士紳階層的代理人,維護他們的利益。
因為江南士紳階層在朝堂中的代表勢力,也就是江南籍貫的建文舊臣們,非常清楚朱棣本人和二皇子朱高煦,都是很難去施加江南士紳階層的影響力的,因為朱棣和朱高煦,基本盤是北方大中地主為代表的軍事貴族,以及主要由邊軍和北方自由民組成的燕軍。
隻有朱高熾的基本盤比較弱,同時跟他們的兼容性也更強,因此江南士紳階層,才會選擇朱高熾作為合作與輔佐的目標對象。
缺乏自身力量的朱高熾,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好的選擇,朱高熾想要爭儲,就必須獲得更多的支持者,因此朱高熾與江南士紳階層一拍即合。
這也同樣意味著,哪怕朱高熾在心裡非常非常想要跟薑星火做朋友而不是敵人,但他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這個可能就變得很小了。
“父親大人,是在憂思薑先生即將出獄的事情嗎?”
朱瞻基忽然揚著小小的臉蛋開口,卻是駭的朱高熾一驚。
朱高熾摸了摸自己的臉頰,苦笑道:“為父表現得這麼明顯嗎?”
朱瞻基認真地點了點小腦瓜。
而朱高熾,也不知道要怎麼跟兒子說這件事。
畢竟這不是個人的抉擇,而是涉及到皇位、派係、道統.是涉及到無數人的抉擇。
朱高熾的個人好惡,在這種抉擇麵前並不能起到什麼決定性的作用。
而朱高熾很清楚地意識到,薑星火隻要出獄,按照薑星火的性格和理想,跟江南士紳階層對著乾是必然的。
可這也同樣意味著,朱高熾幾乎不可能跟薑星火站在同一立場。
因為如果說之前攤役入畝等舉措,還能解釋成朱棣逼著朱高熾做,而朱高熾可以預見地是,薑星火出獄後的種種舉措,自己如果跟薑星火站在同一立場,那就沒法向自己的這些支持者們交代了。
而如果失去了江南士紳階層的支持,僅僅依靠在靖難之役期間所統轄擁有的北方行政係統的支持,朱高熾可以說是提前宣告在立儲之爭裡出局了。
這便是朱高熾的顧慮所在。
而就在朱高熾躊躇之際,朱瞻基卻忽然說道:“父親大人,若是薑先生出獄了,您不妨把我送到薑先生身邊吧。”
“你說什麼?!”
朱高熾愣愣地看向了自己的兒子。
“我想拜薑先生為師!”朱瞻基卻一本正經地說道:“父親大人,薑先生乃是數百年都難得出一個的絕世風華之人物,孩兒與其隨尋常大儒讀書,遠不如追隨薑先生。”
“另外,孩兒年紀小,二叔不會也不敢把孩兒怎麼樣。”朱瞻基猶豫片刻,還是說道,“您不可能追隨薑先生學習,可有孩兒在薑先生身邊,總比您跟薑先生沒有任何交集,要強得多。”
朱瞻基的話沒有說透,可朱高熾卻明白了他的意思。
“容為父再想想。”
朱高熾沉默片刻,複又說道:“等薑先生出獄,你皇爺爺定會安排為父與你二叔,或是抽簽或是抓鬮,按照大明現在確實需要南北各鎮一人的需求,到時候該是有個結果出來的。”
“等出了這個結果,為父再決定,要不要送你去薑先生身邊學習,你覺得如何?”朱高熾作為這個時代的父親、家長,難得地征詢起了兒子的意見。
“孩兒萬難不辭!”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