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升級?另謀出路?”
趙小甲的新詞兒,直接讓黃才子皺起了眉頭,顯然,他還沒想到,趙小甲想乾什麼?
看到黃才子一副不解的樣子,趙小甲也是笑著繼續道:“是這樣的,咱們老百姓靠種地發家致富,這明顯不可能。
所以我的想法是,能否從外邊,引進一些大的作坊到天安縣來,讓這些大作坊在天安縣雇傭老百姓,讓這些老百姓增加收入。
同時,咱們也可以鼓勵咱們縣的百姓,讓他們大膽的嘗試從商,自己把自己種出來的糧食,就行一些列的深加工,然後賣出去,賺更多的銀子。
比如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他們就這麼賣的話,肯定賣不了多少銀子,但是把這些糧食,釀成酒再賣,是不是就能賺更多銀子。
而且釀出酒後,剩下的酒糟,還可以拿去喂豬什麼的,天安縣靠近帝都,城裡那麼多人要吃肉,也不愁肉沒有銷路。
如果這些牲口,自己村裡殺了再自己賣,是不是又能賺更多銀子。
而這些牲口拉出來的糞便也是寶貝,用這些糞便去澆地,種菜賣往城裡,是不是又是一筆收入。
總之一句話,凡是能增加賺錢的作坊,都往咱們各個村子裡麵吸引。
不要怕失敗,最重要的是,讓咱們各個村,都找到一條適合村子發財的道路。
隻要找到一條道路,老百姓都能富起來,這就沒白忙活!”
趙小甲的觀點很簡單,既然種地讓老百姓富不起來,那就讓老百姓一邊種地,一邊找一些其他的收入來源。
第一是鼓勵老百姓主動從商,可以自己單獨做一些小生意,也可以一個村子抱團,做一些比較大的生意,比如開一些大的作坊,做一些深加工什麼的。
其次還可以引進一些大的作坊進來,這些大作坊來天安縣,肯定需要雇傭人做工啊,也肯定需要采購一些原材料什麼的啊。
一家大的作坊,基本可以帶動當地好多人有了生計。
其實趙小甲說的這些,都隻是一些基礎工業,但是這些基礎工業,對於一個地方,甚至是一個國家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隻是目前,南國的工業發展基礎還十分薄弱,基本靠的,還隻是一些手工作坊。
但不管是什麼作坊,隻要是作坊,那就需要人,隻要作坊多了,帶動的人,自然也多。
讓本地商業和外地商業,共同促進天安縣的工業發展,趙小甲覺得,隻是目前,自己能夠想到,讓天安縣老百姓富起來的唯一方法。
而天安縣旅遊業,可以帶動城內商業的發展,如此一來,整個天安縣變得共同富裕,就不是一句空口號。
當然要做到這些,天安縣衙在這裡麵,需要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些商業的引進,以及當地老百姓的商業嘗試,這都是需要官府出麵鼓勵,而且還有可能,需要官府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
但好在天安縣這些年,暫時不需要向朝廷繳納稅收,城內收到的那一部分稅收,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部分事情上來。
這條路肯定會不好走,但是趙小甲也覺得試一試,哪怕天安縣,永遠不給自己帶來利益,自己也願意嘗試這樣的事情。
黃才子也覺得趙小甲的想法十分的大膽,他也不確定,趙小甲的這些設想,最終會不會成功,但還是那句話,他相信趙小甲,覺得趙小甲能夠做到彆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於是二話不說,站起身,躬身道:“左相大人一心為了天安縣百姓,下官也願意追隨大人的腳步,不成功,便成仁……”
【作者題外話】:零點準時更新,求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