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的每一代昆侖弟子,都秉承著初代昆侖帝君的意誌,一方麵派弟子抵禦黃泉穀內的妖魔,一方麵全力打造天淵神柱。
就這樣,直到昆侖第九代帝君。
由於修煉環境愈發惡化,昆侖一脈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而從冥界大門內湧出的那些妖魔,實力卻是沒有半點衰減。
麵對無窮無儘的妖魔,當時的昆侖高層,隻能動用先輩們留下來的那些神兵利器抵禦。
可神兵總有消耗殆儘的時刻,而那些妖魔卻是無窮無儘。
眼看局勢即將失控,第九代昆侖帝君立刻召集昆侖高層商議對策,但始終沒能找出一個解決辦法。
最終,第九代昆侖帝君做出決定,以身犯險,深入虎穴,親自前往冥界,徹底解決那些妖魔。
待他做出這個決定以後,昆侖上層一片反對。
因為他是昆侖的主心骨,萬一無法從冥界回來,那對整個昆侖來說,都是一場劫難。
加上當時昆侖內憂外患,又沒有培養正式的接班人,所以幾乎沒有人讚成第九代昆侖帝君的這個決策。
饒是如此,第九代昆侖帝君仍舊乾綱獨斷,悍然決定要殺入冥界。
因為在他看來,隨著修煉環境惡化,昆侖已經等不起了,如果現在不能解決那些妖魔,以後也很難再有機會。
而就在第九代昆侖帝君進入冥界大門之後,居然連續數月都沒有妖魔在湧出。
看到這情形,昆侖眾子弟紛紛歡呼雀躍,以為問題已經解決。
可就在半年以後,妖魔再次出現,而且數量比之前更為龐大,妖魔的實力也更強。
為了解決這些妖魔,昆侖上下死傷慘重,甚至連高層的幾名長老都殞落當場。
一時間,整個昆侖彌漫在一片絕望之中。
為了解決這一狀況,昆侖高層決定,首先從第九代帝君的弟子之中,挑選出一名合適人選,接任帝君之位,隨後動用天淵神柱,封住冥界大門。
雖說隻有簡單的兩步,但當時施行起來難度卻是遠超眾人想象。
首先便是帝君之位的人選,由於第九代昆侖帝君的弟子眾多,但真正能擔大任的,卻是一個也沒有,其次宗門長老中,也有幾人覬覦此位,於是一場明爭暗鬥,便悄然出現。
起初是核心弟子中之間的衝突,後來蔓延到長老,乃至外門,甚至到最後有兩名外門長老因為意見不一,在宗門內召集手下弟子大打出手,險些釀成大禍。
昆侖內部爭鬥不休,黃泉穀的妖魔一時間失去對抗,於是愈發橫行,到最後甚至快要攻入昆侖山門。
關鍵時刻,還是昆侖的幾名老祖出山,才算平息了爭鬥。
最後在那些老祖的主持之下,選擇了第九代昆侖帝君的二弟子,接任帝君之位,也就是第十代昆侖帝君。
就在昆侖上下以為,總算可以全力應對冥界妖魔之際,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