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標記是很多心臟手術中都需要用到的。
在造影圖像上準確的標記出動脈夾層的破口點,這樣醫生在操作的時候就能準確的將覆膜支架放到最合適的位置。
動脈血管上通常都還連接著其他小動脈血管的分支。
如果定位不準確,覆膜支架往前偏了一點或者往後偏了一點,都會導致前後的小動脈血管血流不暢。
就比如主動脈上方還連接著頸動脈分支和頭臂血管。
一旦位置沒有標記清楚,很可能就會導致頸動脈和頭臂血管缺血。
術後後遺症就會多出不明原因頭暈、上肢麻痹等症狀。
嚴重點的還會讓這手術白做。
顯示屏上,亨利看的倒是很仔細。
反複確認後他才標記了置入點。
隨後便開始阻斷升主動脈、主動脈弓以及那幾根附帶的小血管。
該說不說,亨利的操作還是很麻利的。
整個阻斷的過程,外加離斷這部分血管時做的都非常快速又流暢。
看的出來他手術經驗確實很豐富。
並且也是下了功夫好好學了的。
十分鐘後,一截帶血的比拇指還稍粗的鮮紅色血管被放在了一旁的彎盤裡。
升主動脈和主動脈弓一沒,整個心臟都像是空了一大半。
助手將人工血管遞了過來,亨利拿著仔細的對比了一下各個血管的長度和尺寸,確認無誤後才讓助手去一旁修剪。
而亨利則開始放入降主動脈部位的覆膜支架。
覆膜支架就類似於圓筒形狀的繃帶。
將它放到血管裡麵緊貼著血管壁,這樣就能阻絕血液再次流入破口。
而外層已經流出的血液也會自己慢慢消化吸收。
這個就是降主動脈夾層最常用的介入手術操作方式。
手術難度低,安全係數高。
整個過程亨利也完全都不拖泥帶水。
雖然速度是完全跟不上張易的。
但他完成度倒是非常高。
不管是遠端植入真腔還是釋放支架血管,都不難看出亨利對這個操作的熟練。
確實像那麼回事兒。
難不成這人真有兩把刷子??
幾個華國醫生默默的對視了一眼。
眼底都不約而同的帶了些震驚。
剛才那波插管術讓他們以為亨利是個半吊子。
沒成想……
這家夥!
還真有點本事呢?!
亨利自然也注意到了幾人對自己態度的轉變。
瞧瞧~!
剛才還不停翻白眼,現在一個個全都開始聚精會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