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一時刻,協和醫院的手術室內,是另一番景象了~
這裡沒有陰謀與怒火,隻有專注與敬畏!
張易已經將那根乳白色的、閃爍著溫潤光澤的3d打印骨骼,穩穩地嵌入了患者右臂上的缺損處。
他使用了四枚特製的微型髓內釘,精準無誤地將這座“骨橋”固定在兩端健康的骨骼斷麵上,又加了兩塊鋼板做固定。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仿佛他不是在進行一台精密的外科手術,而是在組裝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為了給後續的再生創造最完美的血管床和組織環境,我削減了一部分骨頭,也切除了部分失活的血管、肌肉和筋膜。”
張易的聲音平靜地響起,落入了在場每個人的耳中,甚至包括在隔壁觀察室裡的人。
“這意味著,患者康複後他的右臂會比左臂短大約2厘米左右,有點小遺憾,但這是一個必要的取舍。”
聽到這番話,直播間的網友們也瞬間不淡定了。
網友‘彆碰我的意大利炮’:“我滴個親娘叻!短幾厘米算個屁啊!跟截肢比起來,這簡直是神仙送的禮物!再說了兩厘米而已!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好吧!”
網友‘不禿頭的程序員’:“哭了,我一個外行都看哭了,這才是真正的醫生啊!他甚至會提前告訴你所有的後果!”
網友‘鈕鈷祿·假嬛’:“嗚嗚嗚!張醫生!你不愧是我追隨的偶像!你太牛了!”
而手術室裡的醫生們心裡的震撼也一點也不亞於這些網友。
隻見他們一個個的都死死盯著張易手上的動作,心臟幾乎都要從嗓子眼裡跳出來。
將斷骨固定好後,接下來就是連接血管神經以及肌肉組織。
張易拿起一把特製的引導鉗,夾起斷裂的動脈端口,然後,像一個園丁播種一般,輕輕地,將動脈端口拉出,固定、連接、縫合。
最後短暫停頓,像是欣賞自己的藝術品一般。
緊接著,靜脈血管也被用同樣的方式,在另一側嫁接。
然後是神經。
那捆亂糟糟的臂叢神經束,在張易的手下被奇跡般地分離。
他用一種閃著淡藍色熒光的膠原蛋白神經導管,包裹住神經斷端,將其genty引入骨骼支架內部預留的微型通道裡。
整個操作,充滿了某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韻律感和美感。
“臥槽……”觀摩室裡,一個年輕的博士生再也忍不住,脫口而出。
沒有人斥責他。
因為所有人,包括那些老一輩的主任院長們,腦子裡盤旋的都是同一個詞。
“哎!太強了,張易的操作實在太強了!真搞不懂之前我怎麼還瞧不上這小子呢!”文康默默的咽了咽口水,有些懊惱自己最開始對張易的態度。
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呐~
“媽呀,看著這個人的手臂從一灘爛泥到現在快要修複完成的樣子……真是太神奇了!”
“對啊,我不是骨外科的我都能感覺到張易的牛逼,何況他們骨外科了,估計這手術回頭就是骨外科全科室上下的教習材料。”
“不不不,你說錯了,不是全科室,是全國骨外科!甚至是全世界的骨外科的教習資料!”
手術室內,張易的操作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而這一刻,全球所有頂級醫療機構的內部,也都回蕩著倒吸冷氣的聲音。
如果說之前的免打結縫合線,是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那麼現在張易所做的一切,就是徹徹底底地,將他們引以為傲的技術,按在地上,用最粗暴的方式,碾成了齏粉!
張易這邊,操作很快。
沒一會就完成了所有血管、神經和肌肉的對接。
並且還做了通路試驗,證明所有血管都通暢後,手術便剩下了最後一步,縫合。
這一次,張易沒有再用他發明的黑科技縫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