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有些想皺眉頭,他著實不明白,今天是你們哥們聚會的時候,你袁紹乾什麼總拉著,我越想低調你越不讓我低調,我刨你家祖墳了?
眼看眾人都看向自己,曹昂隻得說道:“小子年幼,不敢立什麼大誌向,隻希望將來能夠‘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
“小郎君高誌也!”
不過袁紹明顯對曹昂的回答不怎麼滿意,他要看看曹昂的真誌向,怎麼能滿意袁紹如此中庸的回答。
“賢侄之誌,當更高也,否則將來,如何成為在坐之人的乘龍佳婿啊!”
眾人聽了,紛紛大笑。
曹昂心中快把袁紹恨死了,你有本事,就把女兒嫁給我啊,調笑我作什麼。但是看著袁紹的目光,他立刻明白袁紹所想。
要想娶我女兒,來點實際的,彆來虛的。
曹昂深吸一口氣,隻得說道:“小子最近在讀《禮記》,記得其中有一篇文章寫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此致大同社會,當為小子終身奮鬥之目標。”
聽到這話,袁紹立刻笑了起來。
這曹昂雖年幼,但其誌之大,超過在場所有人,年紀不大,卻是野心蓬勃。
袁紹對此並不討厭,反而很是欣賞,從曹昂身上,他看到另一個自己。曹昂甚至比自己這個年齡做得還有更好。
此時袁紹端起酒杯,對眾人說道:“此亦我等之最終夢想。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道已不行久矣。
更有閹宦禍國,奸佞弄權,朝綱敗壞,社稷沉淪。
我輩更當世及以為禮,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製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終致小康也。
再鏟除閹宦,清理奸佞,扶正朝綱,匡興社稷,便是大同也。
我等且祝曹昂賢侄,能夠完成夢想中的大同社會。”
眾人紛紛舉杯應和袁紹的豪情,看向曹昂的目光,也各有不同。
或許是袁紹從曹昂這裡得到了他希望獲得的,他也沒再給曹昂出難題。
不過這已經夠了。
之前曹昂雖然名聲很好,但在袁黨之中,也並沒人會因此太重視曹昂,畢竟曹昂年幼,現在的名聲並不能轉化為實力。
但現在袁紹對曹昂的關注,卻是讓有心人看在眼中。不少人直嘀咕,難道袁紹真有心招曹昂為婿。
不管此事真假,眾人對曹操、曹昂父子的態度,卻有了不小的改變。
接下來眾人繼續喝酒聊天,而袁紹大手一揮,言讓曹昂他們作陪,是“拘著他們性子”,直接讓他們離開了。
曹昂長舒一口氣,他就怕袁紹再鬨什麼幺蛾子。所以對於袁紹這個決定,他隻能說“謝謝你”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