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最擔心的便是,到時候這群人會四麵逃竄,茫茫群山,如何破敵。”
鄭度聽了,便又言道:“主公若想將群盜聚而殲之,那不若提前放出攻打華縣的風聲,同時再命周邊各郡,尤其是泰山郡和琅琊國,阻斷通往匪區的道路,不使一斤糧食、鹽巴進入。
到時候臧霸這群人,必然撐不住。
哪怕是為了聲望,臧霸也會將這些人聯合起來,與我軍對抗。”
曹昂擔心道:“那時間會不會很緊,畢竟斷絕交通,阻斷商貿,將會是個曠日持久的事情。”
鄭度便又言道:“咱們也可先試探著攻打依附於臧霸的小勢力,這些人必會向臧霸求援。如此多管齊下,臧霸除了對我軍先下手,怕是隻能等死了。”
“子製,好策略!”
自郭嘉前往兗州督糧,鄭度就承擔了曹昂謀主的重任。
曹昂對其越重用,才越發了解其能力,這是個比郭嘉都好用的人才。不僅能力強悍,關鍵是皮實,耐用,不像郭嘉那般三天兩頭撂挑子。
鄭度作為一個外來戶,也有野心。
曹昂便知道他和襲肅、趙崇、陳調這幾個益州人來往密切,有結黨趨勢,不過曹昂也不管。
人皆有私心,報團取暖本就是人之常情。他這個小勢力,來日或許能平衡徐州的大勢力。
聽到曹昂的誇讚,鄭度並無絲毫得意,仿佛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曹昂更是滿意,要是大家都跟鄭度一般,他就省心了。
定下計策之後,曹昂立刻傳令各郡縣堅壁清野,不與賊匪交通;同時又命令曹援、褚寧二人,分彆率領左、右二部,向琅琊國的盜匪發起試探性的攻擊。
樂進帶著驃騎將軍營到達開陽之後,兵權便被曹昂接過來。
不是曹昂不信任樂進,而是這支部隊將是曹昂未來的核心部曲,他不可能讓任何人掌握,哪怕是親爹。
所以原統帥樂進肯定不能留在軍中,這也是曹昂為何表他做琅琊國中尉的原因。
樂進帶來近六千人,加上曹昂的兩千人馬,被曹昂整編為十六個曲八千人,其中騎兵編為三個曲。
辛錯為中部軍司馬,轄三曲;夏侯淵為前部軍司馬,轄三曲;褚寧為右部軍司馬,轄兩曲;曹援為左部軍司馬,轄兩曲;陳調為後軍軍司馬,轄兩曲;馬銅為騎部督。
按照戰功、資曆,徐商也該為一部軍司馬,但他的堂兄褚寧已經為右部軍司馬,為了平衡勢力,曹昂便讓他獨立領一曲為護兵曲,相當於軍士教導團和憲兵團了。
這八千人馬,充作曹昂的嫡係,至於曹昂身邊的數百護衛,反而不編入驃騎將軍營中。
八千人的數量,超編嚴重,但此時已經沒人管了。
一切不合理的征兵行為,都將在未來成為常態化。
按照曹昂的命令,褚寧、曹援二人,分彆如鉗子一般,向著華縣而進,官軍與泰山琅琊賊的大戰,就此爆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