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是從前,現在是現在。為什麼設置州牧,就是管著底下的各郡,各縣。郡縣做了什麼,你們都應該知道,尤其是征兵這麼大的事情。”
曹昂覺得,收權這件事,刻不容緩了。
曹昂發了一通火,最近一段時間的鬱氣終於排遣開來,再看向班英三人,整個人也平靜起來。
“今日是我太激動了,不知者不怪,這是製度的問題,不過諸位以後要記得此事,下不為例!”
眾人趕緊應諾。
送走眾人,曹昂連夜寫了一個章程,第二日一早,便召集眾人和東海國上下官吏議事。
而事情經過昨夜的發酵,州府上下俱知曹昂發了火,連班英、郭嘉二人的麵子也沒給,因此流言瘋起,說什麼的都有。
身為故事主角的王錡已經知道他募兵一事惹怒了曹昂,隻是他尚不明白自己錯哪了。可這時候也沒人指點迷津,隻得硬著頭皮去見曹昂。
眾人到了之後,曹昂就將他連夜寫的章程下發給眾人。
“可能諸位到現在並不理解州牧的含義,我希望大家明白,州牧和州刺史的不同,州牧,就是徐州五郡國六十二縣邑絕對的主官,對任何事情都有絕對的話語權,諸位能明白嗎?”
眾人皆是吃驚,細細看著曹昂寫的章程,才明白曹昂的態度。
政治上,州府對各郡縣進行考核,各郡國官吏的任免權,財權等俱受州府管理,郡國徹底成了州府的下級單位。
而軍事上控製更嚴格,各郡擁有郡兵不得超過三千,由州府兵曹統一征募,郡都尉中尉)受太守和州府雙重管理,由州府任命。至於裝備、訓練、監察等也由州府統一管理。
看著這份章程,王錡終於明白自己錯哪了。
徐州的軍隊姓曹,也隻能姓曹。
而直到這時,眾人才明白,曹昂為什麼將彭城、琅琊、東海、下邳四郡國的太守國相)、郡丞長史)、都尉中尉)都換成了自己人。
因為曹昂的這份章程損害的是他們的利益,而唯有曹昂的自己人,才會認認真真的遵守。
否則若換了徐州的地頭蛇,怕是要陽奉陰違了。
曹昂此政策雖然有些苛刻,可真正利益受損的,也就隻有各郡國的軍政主官,州府各曹權利反而變得更大了。
因此流言迅速平定,倒沒有掀起太大風波。
王錡趕忙去向曹昂請罪,曹昂狠狠地批了對方一頓,不過曹昂明白這事怪不得王錡,因此輕拿輕放,隻是最先收了東海國的權。
徐州五郡國,廣陵郡暫時被排除在外,其餘四地的太守、國相,除了下邳,皆是很支持此事,因此政策也便推行下去。
曹昂的二叔曹彬,武將出身,平日裡郡國諸事皆交給張昭、襲肅,專於武事,因此對於曹昂奪了地方軍權很不滿意。
麵對這個叔叔,曹昂也沒有辦法,隻得好言相勸,許諾以後安排他為將軍,這才說動對方,讓此事推行下去。
隨著曹昂集權政策的推行,他對徐州的控製增強無數,現在的曹昂,隻等著諸侯討董以後,吞並張超的廣陵郡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