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道:“明公,聽說北海康王去世多年,身後無子,今北海國已名存實亡,既然如此,何不請天子除國?”
曹昂心情一震,立時便明白了荀攸的用意。
你孔融不是牛嗎,我請求廢除北海國,改設北海郡,你這個北海國相就做不成了吧。雖然國改郡,孔融完全可以繼續做太守,但是多了這麼一步,曹昂就有了換人的理由,順理成章地將孔融換下去。
此時曹昂心中的鬱氣一掃而去,解決不了問題,還解決不了人嗎。
荀攸又言道:“孔融海內名士,又擔任北海相兩年,完全可以做一任九卿。”
曹昂大喜,當初對付陰德、陶謙都是用的這一招。明升暗降,你還說不出個“不”字來。
曹昂這時看向荀攸,淡然問道:“既然不去見孔融,那公達以為,咱們接下來要怎麼做?”
荀攸答道:“青州有北海國相,更有刺史,我聽說青州刺史焦和已經病入膏肓,若是其能和明公一起表奏廢除北海國,那便最好不過了。”
曹昂點點頭。
雖然曹昂是宰輔,但名義上青州刺史焦和擔著青州的監察權和統兵權,確實該好好利用一下。
於是曹昂也不北上了,而是命成公英在北海國撫民理政,安定地方,處置善後,又命曹青、祖欽二人率領右軍鎮守北海國,綏靖諸縣,而曹昂則統率其餘部隊,向西進入齊國。
齊國國都臨菑是州治所,也是青州核心之地。齊國此時無國相,整個齊國實際由青州刺史焦和控製。
對於焦和此人,曹昂頗為看不上。
焦和這個人,好立虛譽,崇尚清談巫祝,缺乏軍事才能。青州好歹也是一個地廣認籌的大州,地方最是殷實,可卻讓他弄得民不聊生,混亂不堪,簡直如地獄一般,曹昂也是無語。
其實諸侯討董,焦和也算參與的一員。當初青州黃巾起事,焦和不想著平亂,反而參與到討董之中,想著分一杯羹,遂率軍渡河西進,可沒到酸棗,聽說曹操兵敗滎陽,嚇得又退回來了。
真是裡子丟了,麵子也丟了。
這時候焦和作為一州刺史,軍器尚利,戰士尚眾,若是好好平賊,尚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可焦和平時打仗,連斥候、巡邏士兵都不設,見到賊寇,往往不及交手,便是潰逃。而且焦和迷信到癲狂的地步,甚至臨戰之時,也會禱祈群神,求用兵必利。
打仗的時候,麵前的不是地圖,而是蓍筮;身邊的不是參謀,而是巫祝,簡直是兒戲。
青州淪落到今日,州遂蕭條,悉為邱墟,焦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曹昂聽說此人之事時,都想狠揍他一頓,把他的腦袋用抽水馬桶好好衝一衝,可現在需要他了,再是不願意,也隻得捏著鼻子去見。
此時的焦和屯駐在臨菑東麵的廣縣治今濰坊青州市王府街道下圈村),此地已經是齊國的最東麵。
至於青州第一大城臨菑,早讓焦和這個神棍給丟了。而且是未戰先逃,白白送給了張饒。
若非張饒此時謀圖冀州,引兵西進,焦和連廣縣也待不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